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常接觸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會胖

美國內分泌醫學會醫學專家近日在一項國際會議中發出聲明指出,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長時間接觸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很容易出現糖尿病、肥胖症風險,因此應該想辦法減少使用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以減輕相關健康風險。
6 z# v8 K6 K. G8 f$ K+ _! K公仔箱論壇
0 L1 i, s' M+ Q" rtvb now,tvbnow,bttvb這項聲明以美國內分泌醫學會二OO九年所進行的報告為基礎,這項研究報告分析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可能引起哪些健康風險。隨後幾年,也有一些研究發現,接觸這類物質會增加糖尿病、肥胖症發生機率。
0 y% ?8 \2 T- ~' U7 Z- f1 E: qtvb now,tvbnow,bttvb
+ U: \" e1 C3 A; v9 ~6 O5.39.217.77像雙酚A(BPA)就屬於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模擬、阻斷或干擾體內荷爾蒙系統運作。當這些化學物質劫持體內化學訊號使者,細胞生長就會出現變化,並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5.39.217.77) C( N, F6 {& C. H: X

4 c+ f( [6 d) n/ P3 @( Z5 |. X' X* {tvb now,tvbnow,bttvb舉例來說,像食品罐頭內膜、收銀機收據中的雙酚A,或塑膠用品、化妝品、殺蟲劑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都是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三月份《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一份經濟分析發現,接觸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所造成的健康問題,一年花費可能高達上百億歐元。
, z! j8 P( U+ J2 f( \9 C$ u7 d3 g: v) g公仔箱論壇
/ _, _! s) u1 x4 [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對未出生的小孩影響最大,動物研究發現,在胎兒時期就算只接觸一點點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往後也很容易出現肥胖症。動物研究也發現,有些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會直接影響胰臟、脂肪細胞與肝臟細胞中的β細胞、α細胞,這就可能引起胰島素阻抗性,導致胰島素分泌增加,而這些都是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因子。        tvb now,tvbnow,bttvb- I( w% N4 `* u$ D( G1 {

, x. P: ~- I0 t: e/ Qtvb now,tvbnow,bttvb
) g, X  a- H# m/ I* wtvb now,tvbnow,bttvb# F% n+ b6 y" l) r; v& k9 ](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W( F6 d5 t- u7 o
2 Z- w  B. F7 i) z! q& }1 y/ b
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