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水口鎮墓碑充當洗衣石遺骨金埕曾棄置 開平九烈士墓廿年無人祭掃5.39.217.77% W( U% O& h* [- z+ U' \0 o/ F
* _: w: k6 G% x" }' q
公仔箱論壇- L( @6 ?' T8 z
開平市民近日稱,水口鎮風采村委會青龍村有一位90歲的村民余瑞俊曾參加過開平沙六龍(沙岡、六姓、龍塘)三鄉聯防隊,擊斃過日本侵略兵,在開平振華墟岐陽坊戰鬥中,他被子彈擊穿臉頰和下頜,身負重傷,他的九名聯防隊戰友在戰鬥中犧牲,當地有一個「九兄弟烈士墓」,但二十餘年來無人掃墓獻花。1 \7 [4 c' Q; a& l#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H( V- U0 Z
余瑞俊是開平沙六龍聯防隊200名聯防隊員中唯一健在者,他說:「犧牲沒有甚麼可怕,怕的是被人遺忘。烈士墓應該好好保護,要讓我們子孫世世代代銘記他們。」這是余瑞俊最大的心願。
6 G( }( P- v# L*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u0 j; a+ A$ X: V
1948年,九名犧牲的開平沙六龍三鄉聯防隊員的遺骨被集體安葬在龍尾崗龍尾寺廟右側山邊,當地人俗稱「九兄弟烈士墓」。這是一座水泥公墓,墓碑是花崗石,刻了「抗戰陣亡烈士之墓」的大字。
# V+ V, i5 x/ b1 d公仔箱論壇1 y1 D% H& B3 z; a I6 w0 S' O/ W
《南方都市報》23日報道,寺前龍美坊原村長餘利權說,原墓地所在的山岡,在20世紀80年代因三埠城區建設需要山泥,人們貪圖方便在龍尾崗就近挖山取土而被摧毀了,石碑被人抬至龍美坊塘水邊當洗衣石,遺骨金埕被露天撂置一邊,英烈們漸漸被人遺忘,原墓地的位置也被挖出十多畝的泥口,又經若干年後,此地現已建成了龍美皮革製品廠。
* @1 [, u7 }% ]! f
4 R1 p' n# e$ `) U5.39.217.77直到1993年,村裏才請村民余簡財出力把墓地的烈士遺骨整理好。5.39.217.772 Y* F( I$ G$ J4 V9 a4 k" v* b# J
, j) d+ J" d4 S _! D2 @tvb now,tvbnow,bttvb「九兄弟烈士墓是民族抗日的寶貴歷史記憶。」村民余梓羨向當時的沙岡區政府反映後,沙崗區政府撥款4000元錢,在原址附近百米處重修了烈士墓地。
1 H( y) p- Y t0 {+ ?2 A* v& t, ?/ A) W0 a8 V, o. i. I
重修後的烈士墓還是原來的墓碑,雖然已經斷裂,但上面鐫刻的字依然清晰:「抗戰陣亡烈士張隊員群大、柯隊員金廣、朱隊附洪堅、張隊員連慰、張隊員華、張隊員信昌、許隊員捧、譚隊員權、張隊員浚扶之墓」。現年90歲的余瑞俊確認了上述烈士姓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 D( M2 S1 a
# _2 V4 `/ o5 \. `
余瑞俊17歲參加聯防隊,歷經五次戰鬥,令他既感慨又高興的是,2015年第一次收到了政府發放的慰問金。5.39.217.77$ ]- k d8 c' }" c2 v
- V& L1 a& m; U8 V/ x1942年,日軍入侵開平後,余瑞俊所在的六姓鄉和旁邊的沙岡鄉、龍塘鄉聯合成立沙六龍三鄉聯防隊,村民自願參加。聯防隊員每人每月發300元工錢,在當時只能買到兩三包「農夫牌」煙絲。
% i; }$ w7 T; i% z; n3 i1 ?3 @5.39.217.77
: k. f# A3 }, d, J公仔箱論壇「我是孤兒,父母早亡,沒甚麼牽掛,所以參加聯防隊,是200個隊員裏年紀最小的。」余瑞俊說,他被編入聯防隊第七小隊。當時聯防隊一人配備一支79步槍,部分是改造過的槍,由各村分攤任務籌錢到臨近的恩平購買。聯防隊還配備3支輕機槍,村民俗稱「牛角槍」,這是各村賣祠堂田籌錢購買的。余瑞俊說,聯防隊主要任務是保護村民和村內財物,防止日本兵搶糧。1945年8月13日,開平三埠日軍接到日政府投降消息,奉調回江門。余瑞俊回憶,那天,聯防隊組織全體隊員慶祝抗戰勝利,在沙岡鄉吃了一頓飯,看了一場戲,隊員們領了一張聯防隊員證書後,各自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