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在浙江常山縣天馬街道東淤一座老民居內,記者與市民王惠群一同發現了八塊國民革命軍抗日勇士的墓碑,碑上清晰地刻著“五一師三零五團三營機連一等兵李自元之墓”等字樣。聽到消息的常山市民希望相關部門能關注這些墓碑,並妥善保護。
6 d! A# R" E# x* t' G4 P8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Q6 ~8 h4 H2 O5日下午,因為聽說可能有抗戰遺址的存在,記者在王惠群陪同下,前往常山縣東淤油榨弄16號老民居一探究竟。經過一番探索,在院子里,發現了這批掩沒在廢土中的墓碑。公仔箱論壇( J% W% G- M9 s _( P% t
; D6 V* ?4 P4 H( \) vtvb now,tvbnow,bttvb露在土外的墓碑是青石材質,簡樸厚實,約40厘米寬、60厘米長、5厘米厚。拂去廢土,清洗墓碑後,看到碑頭用大號字體鐫刻著“抗日傷亡”字樣,小號字跡依然清晰可辨。
1 V5 _3 V" g1 a8 ?
2 H2 E- E$ ~# C5.39.217.77在3塊完好的墓碑上,分別鐫刻著:“民國二十七年十二月病亡,五一師三零五團三營機連一等兵李自元之墓,系四川豐都人,亡年25歲,軍政部第二十二後方醫院埋葬委員會立”“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病故,陸軍第一四六師野戰補充團二等兵洪占庭之墓,系四川開縣人,亡年34歲,軍政部第十五兵站醫院立”“民國三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亡,陸軍第一百四十四師八百六十團衛生隊一等兵李清和之墓,安徽鄭村人,亡年三十八歲,軍政部第二十二後方醫院埋葬委員會立”等字。
" K R( I$ _; V/ T: j. `. h1 p5.39.217.77
2 [& k4 U. x0 D" g/ |5.39.217.775塊破損墓碑則顯示:“陸軍第四十師工營二連二等兵李紅亭之墓,系山東泰安人,亡年二十八歲,軍政部第二十二後方醫院埋葬委員會立”“黃文梨福建人”“黃標上海人”“王建高安徽桐…人”“…徐秀軍鎮海人…”等字樣。逝者來自全國各地,多在1938年至1948年間犧牲,均為抗擊日軍而犧牲的國民革命軍勇士。
$ ~" U; i: S' h" X" ]! ]& \) m$ Q5.39.217.77公仔箱論壇; l. v z; r- ]4 a4 {& B3 Q
從現場看,還應有部分墓碑仍然深埋於地下。記者通過採訪老人和查閱史料印証,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上海、寧波等沿海戰線吃緊,國民革命軍大量傷病員沿浙贛鐵路往西撤。常山因地處山區,遭受日軍轟炸的機會相對較少,得以偏安一隅。1937年8月13日,上海爆發淞滬會戰,戰役持續3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余人,宣布死傷4萬余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等148個師和62個旅80余萬人,宣布死傷30萬人。1941年4月19日,日寇登陸寧波鎮海後,寧波地區(為舊第六行政區)的主要城鎮淪陷。期間,一大批受傷的中國軍人在撤往常山途中,因遭受日軍化學武器侵襲而犧牲。存活的傷病員因日軍封鎖,藥品、食物等嚴重短缺,在常山山區依靠當地的中草藥治療。公仔箱論壇, d4 y3 C7 m4 ~" _) Y4 B2 N/ A
; J5 B- f1 s- n( z$ E. x% a6 p8 A正是在這樣極其險峻的形勢下,這座老民居的主人用自家房屋接收了一批從上海和寧波等地撤退到常山的傷病員。據相鄰的老人介紹,老民居原叫“東淤鍋廠”,主人是已作古的居民邱正偉。他曾擔任民國時期的常山縣北平鎮鎮長。他是地方行政官吏,又將其余傷病員安排到城區的關王廟、城隍廟、謝公殿、恩公殿和中山公園等地,盡最大努力避免擾民。# _) ~ I. a. t M9 q/ l+ H; ^
4 ^# k- I) V: x- M5 ?
“抗戰勇士當年為抗擊日寇獻出了寶貴生命,希望相關部門關注這些墓碑,進一步考証,妥善保護。”市民童群英認為,可以建設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方便勇士的後人尋親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