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電/創業可拿“創新學分”;允許休學創業;支持教師技術入股……記者獲悉,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背景下,上海高校正在打出一系列“組合拳”,進一步激發師生的創新創業活力。 ! f) u6 {. }0 w P2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2 P+ Y3 g; O Q; ]0 A" s
新華社報道,在同濟大學,學校明確將創新能力拓展設定為兩個學分的必修課,學生在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創業谷等平台的相關實踐、完成的創新項目都可獲得額外一個學分。同時,教師也有了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為學生建立“第二張成績單”的專門工作量。如今,同濟的“優等生”,或許不再僅是成績高的學霸,也可以是獨當一面的“創業先鋒”。
+ l8 K8 t6 D3 N0 ttvb now,tvbnow,bttvb( d/ Y) F+ T( J% K! h4 H: Q! C1 k
另悉,同濟大學今年將在“工商管理”專業試點,讓大三學生中有志於自主創業並具有潛質的學生轉換原專業已修學分,量身訂制工商管理專業創業課程,最終拿到工商管理專業文憑。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_" f8 I' D' r+ H
^4 s+ W* \6 L# K7 A
“是否真正創業,是學生自身稟賦和自主選擇的結果,但將創新創業意識精神的培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則是高校的責任和義務。”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說。 tvb now,tvbnow,bttvb! f0 w0 Y4 W+ \% x% n; R5 s5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Y5 U' v7 {4 G* t5 P @
同樣在華東理工大學,學生可通過多種活動獲取創新教育學分。按學校規定,在校生積極參與科創和社會實踐項目且表現優秀的,可根據項目完成情況,分別計入1至3個創新學分,或抵衝部分實驗、實踐課程,其成果與評優、保送研究生及獎學金評定掛鉤。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Z8 j4 o* _: H# |1 p
5.39.217.77+ i7 x. b. d$ I$ w, \: x
為培育更多“創業達人”,華東理工還搭建了三級台階:第一級台階是面向低年級大部分本科生的“大學生課餘研究計劃”,以普及型創新活動為主;第二級是以校、市、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載體,訓練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和素養;第三級為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在實戰中磨礪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截至2014年底,該校已有1587個創新創業項目獲准立項,其中國家級425項,學生總參與人數達6000多人。
0 _5 Q2 |! Q( y- u) d1 g) ?tvb now,tvbnow,bttvb e3 ?6 a2 B5 m" P: O
此外,同濟、華東理工兩校還針對創業學生建立起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因創業暫時休學。據透露,同濟今年還將探索“在讀創業”模式,學生可在學校創業園區一邊孵化企業一邊進行定制化的課程學習,通過考核公司運營成效等方式完成課程學習,不耽誤正常畢業,真正實現“創業不離校”。 5.39.217.77% i" M% i6 v: I* I# ]3 T7 d9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4 q" K1 ?1 F; e" d
在激勵教師創新創業活力,鼓勵科研對接市場方面,兩校也有新動作。如華東理工大學已形成相關機制,支持教師以技術入股,專利技術入股教師團隊可享有技術股權及收益的50%至70%,並計入科研業績,而專利一旦進入產業,教師可按照上海市知識產權激勵的上限提取50%的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