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第十四(下)
1 q1 J- R3 _& d; P)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u% D$ y$ l% s2 E4 k9 v公仔箱論壇【風雲際會】- Y) O5 E" U; P; w
5.39.217.772 c' w8 o8 a( {& F% V* M/ D( K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b& E* b5 r+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M! a9 G4 j1 P; i公仔箱論壇這裡的「事」字是動詞,和服侍、侍候的侍同義。子路問作一個國君的高級幹部,應該怎麼才對。孔子說,既然作人家的幹部,就要絕對忠心,不可欺騙上司,不其他就要說直話。但說直話也很難,所謂「忠言逆耳」,可是要對領導人盡其忠,不妨冒犯他一下。
; Q: S4 t) U" B- t F- u5 A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7 q, L2 E, t7 j8 c3 @' c
講到這方面,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常看到大臣與皇帝政見衝突的事,旁注便有「拂其龍麟」的話,以前對皇帝以龍作為表徵,據說龍的個性,能柔能剛,隨便怎樣碰它的鱗甲,都不會生氣,只有龍的頷下三寸處生的是逆鱗,倒的,那是致命所在,絕對不能碰,否則龍就會發怒而毀人的。這就說明為領導人的,度量要大,對有理取鬧的,能夠包容原諒。但在最要緊的關鍵上,千萬不可以碰。譬如我們對朋友也儘管說直話,但對於朋友某一要命的缺點,則不能隨便說了。以現代的行為道德講,適當的限度,保持別人的自尊心,是必要的。所以歷史上有些大臣「犯顏諫諍」,就是說領導人已經很生氣了,可是忠心的部下為了他好,不管他怎樣生氣,應該說的話,還是要講。我們讀《宋史》,趙普對宋太祖,就做到了「勿欺也,而犯之。」
& X2 E* v: q! U) c' _1 M5.39.217.77tvb now,tvbnow,bttvb2 c4 {2 _, ~; u' M! W9 b, X
有一次,趙普推薦某人作官,宋太祖不答應。第二天,趙普又上奏推薦這個人,宋太祖還是不答應。第三天趙普又上奏推薦,宋太祖這一下可忍不住了,氣得大發雷霆,把奏摺撕碎了扔到地上。趙普面不改色地跪著,把這些碎片拾起來,帶回去。過些天,把這撕碎了的奏章補貼好,又帶上朝去推薦。宋太祖這一次總算醒悟了,終於任用了這個人。又有一次,有個大臣應該陞官,但是宋太祖一向討厭那個人,不准他升。趙普極力奏請太祖批准,宋太祖又被趙普惹火了,氣呼呼地說:「我就是不讓他升,你又能怎麼樣?」趙普說:「刑賞,有天下刑賞的準則,陛下怎麼能以個人的喜怒來左右刑賞?」太祖氣得離座而起,回到內宮。趙普就跟著站在宮門口,久久不肯離去。宋太祖後來也就答應了。我們從這兩個故事就可想見趙普處事的剛毅果斷,但是他也有缺點,心胸不寬,容易記恨。他常會挑剔那些當他貧賤時,對他不好的人們。每逢這種情況,宋太祖就說:「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勸趙普度量放大,不要計較這些小節。更何況天子宰相之才,哪裡是社會一般人所能鑑識的。後來,趙普就不敢再提這一類的事了。
% B; R$ ~. Q2 k! E! W; Y0 |5.39.217.77& W) t9 `3 \) y; W7 T# F
這種類似的故事,在《貞觀政要》這部書裡,記載得很多。唐太宗、魏征也是一對好搭檔。不過話說回來,魏征這個夥計固然好,也要有唐太宗那樣的好老闆。照《貞觀政要》的記載,長孫皇后也很好,所以還要老闆娘也好。不然的話,就變成上論中所講的「事君數,斯辱矣!」
8 D; ]- {- p7 v1 j: _tvb now,tvbnow,bttvb
" O4 n* w9 u) z9 r; O/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8 v g7 y2 O5 ^6 C
tvb now,tvbnow,bttvb: { X! V5 o; I1 C3 Y& {) C
這兩句話,大家都知道,經常引用,已變成成語了。自古以來,對於上達與下達的解釋各有各的觀點。綜合一般的觀點來解釋,所謂「上達」,以現在思想的習慣而言,就是比較形而上的、昇華的。所謂「下達」,就是比較現實的、卑下的。深入一點說,君子與小人,在春秋戰國時代,尤其在孔子言論中,經常提出來作為一個對比的名稱。因為真正研究學問,真正搞思想是少數人的事。有許多人儘管在讀書,但並不一定在研究學問,而只是在求知識;儘管有人在搞思想,但並不一定在研究思想本身,不是研究哲學的問題。研究思想怎麼來的,牽涉到形而上哲學的問題。形而上可以說是上達;形而下、現實的、淺近的就是下達。「達」就是通達,這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過去的習慣,問人讀書的情形,不問他讀了什麼書,有沒有文憑學位,只問讀通達了沒。再說,「上達」,也可以解釋為有高明的遠見。「下達」,便是比較淺近,只重於現實的低視。5.39.217.774 B2 R- J F% o
0 [( [; b3 M5 c O( Q8 z- N0 M【為誰讀書】tvb now,tvbnow,bttvb; W! r- n$ q f0 X' W, d
tvb now,tvbnow,bttvb1 O% N0 X, y8 J8 k. T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4 Z7 a6 `) s" O/ E' t% ?% H5.39.217.770 ?7 V) b# ~0 }. s% _
這兩句話我們有幾方面值得注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n+ W1 C2 E. e
G! ? I! _5 j# m& Q |, Z5.39.217.77第一點應注意到的,這是孔子對中國文化發展史的看法。
, [& o, }& D7 P. U8 p7 O: a$ T! }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8 o1 U6 Z- w. G* \
第二點,研究這兩句話,怎樣為己,怎樣為人。一般說為己就是自私;為人就是為大家,也可強調說是為公。「古之學者為己」,古人為自己研究學問。「今之學者為人」,現在人為別人研究學問。這個問題就來了,從文字表面上看,可以說後世的人求學問,好像比古人更好,因為是不為自己而為人家,這是一種觀點。
9 z. ?4 n& H' T4 e. Z0 C*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H5 R) I* C: W9 Z3 Utvb now,tvbnow,bttvb剛好昨天有一位同學,討論到這個問題。他寫一篇博士論文,中間有一段,引用了這兩句話,作東西文化的比較,就是持這種觀點。我告訴他,這一觀點可以成立,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中國人過去讀書,的確有大部分人還保持了傳統的作風。這一傳統的作風,類似於現代大學中最新的教育,或者西方最新的小學教育,所謂注重「性向教育」,就是依照個性的趨向,就個人所愛好的,加以培養教育,不必勉強。一個喜歡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學文學,是做不到的。有許多孩子,自小喜歡玩破表、拆玩具,作父母的一定責罰他不該破壞東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這孩子是有機械的天才,應該在這方面培養他。tvb now,tvbnow,bttvb$ F) T8 j6 R, R1 ^% F/ c( |/ b
( p4 y L! f, |6 t) ^
我們中國人過去讀書,老實說不為別人求學問。而現在一般人求學問,的確是為別人求學問。一個普通現象,大專學生為了社會讀書,如果考不取,作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對朋友也無法交代。讀書往往為了父母的面子、社會的壓力,不是為自己。目前在大學裡,有些重要的科系,男生人數還不到三分之一,幾乎滿堂都是女生。譬如哲學系的課,學生有七八十人,他們真的喜歡哲學嗎?天知道!連什麼叫哲學都不懂,為什麼考到這一系?將來畢業了,出去教書都沒人要。社會上聽到哲學系,認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經。可是為了什麼?憑良心說,只是為了文憑。有的女孩子,學了哲學幹什麼?當然也可以成哲學家,不過沒有家庭的好日子過,既不能作賢妻,又不能為良母,那就慘了。可是現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經有一個學生告訴我,當年他在大二讀書的時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氣了,就對父母說:「你們再這樣逼我,我不替你讀書了!」他說那時候心裡真覺得自己努力讀書,是為了父母在朋友面前顯示榮耀而讀的,在自己則並無興趣。
( L8 ]6 ~ e% J: ?! V6 ^& r- m公仔箱論壇. n4 D& U( s1 d5 u$ }
那麼今天的人讀書,從文字表面上看,「今之學者為人」,為別人讀書,至少是為社會讀書。社會上需要,自己覺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說是自己對於某一項學問真是有了興趣,想深入研究追求,在今日的社會中,這種人不太多。5.39.217.77 i' Z6 {2 n5 ~* P
8 X; R1 j, {, [: [
照目前的狀況,如果缺乏遠見,我敢說,二三十年後,我們國家民族,會感覺到問題非常嚴重。因為文化思想越來越沒人理會,越來越低落了。大家只顧到現實,對後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們將來在社會有前途,能賺更多的錢,都向商業、工程、醫藥這個方向去擠。如物理、化學等理論科學都走下坡了,學數學的人已經慘得很。在美國,數學博士找不到飯吃,只好到酒館裡去當酒保,替人調酒,還可賺美金七八百元一個月。2 r6 V5 K" P* ]6 C1 [3 c
8 l6 y% | w3 y$ c放大點說,這不僅是中國的問題,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沒落。二三十年後,文化衰落下去,那時就感到問題嚴重。在座的青年朋友還來得及,努力一下,十年、二十年的功夫用下去,到你們白髮蒼蒼的時候,再出來振興中國文化,絕對可以趕上時髦。
, e1 m! O4 Y( C' G: g&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u+ F5 }' @3 X9 p) @5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時代到了沒落的時候,人類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頭路。所以今日講承先啟後,的確須要準備。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還沒辦法回頭,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類吃了大虧才行。沒有人文思想,人類成了機械,將來會痛苦的。所以這兩句話,也可解釋為:「以前的人讀書是為了自私,現在的人讀書是為公」,不過這種解釋是錯誤的。
4 Z- @5 C. d7 Z0 g* O, w" ?/ y' L3 s" J9 B7 ~ ^
再另外一個觀點,我們中國文化裡,宋代大儒張載——橫渠先生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名言已成為宋代以後,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目標。學者為這目的而學,應該如此。5.39.217.779 h7 F7 Y: Y I8 v, z; _1 y
談到這位先生,是孔孟以後的儒家,宋明理學家中,影響力很大的一位。他年輕時等於是一個「太保」,意氣非常盛,身體棒,思想開拓,喜歡鬧事。後來範仲淹帶兵在陝西經營邊陲的時候,張橫渠才二十多歲,年紀很輕,奔往前線,要投軍參加作戰。范仲淹見他一表人才,約他談話,勸他回去讀書,告訴他將來報效國家的機會很多,等到書讀好,慢慢再來,同時將一本《大學》交給他。那時他應該已經讀過這本書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讀,告訴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業,自有他的天地。張橫渠聽了范仲淹的話,回去再讀《大學》,從此放下一切,專心求學問了,後來成為一代名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n4 ?5 E
. k1 S7 [. p) ^5 b) \; x2 w公仔箱論壇宋代幾位大儒,事實上受范仲淹的影響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出將入相,以文人當統帥,他難道不希望培養好的軍事人才?但他一看張載這個人才不是將才,是對後世思想有貢獻的人,不能這樣埋沒,就馬上用這個教育方法培養他。果然後來影響了中國文化思想那麼大,尤其他所標榜的那四句話,非常深遠。今天我們要談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這四句話為主。我們如果以這四句話來研究,學者又應該是為人;不止為自己求學,同時也為人求學。這個「人」擴而充之,為國家、為社會、為整個人類文化。5.39.217.779 y" W6 w) G ^8 v' V7 E! E9 ~
* j% I2 L5 b5 i/ C6 `0 G5.39.217.77【稱職的使者】9 s" r# g1 P# E |3 X+ s/ z3 P
公仔箱論壇" A8 V' j# @, O0 N
下面講到學間的外用:$ w6 K; o( S3 t+ N$ n& t& B
0 N5 |0 Z; W# \% g& c1 k; P+ }* mtvb now,tvbnow,bttvb《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tvb now,tvbnow,bttvb/ v. p) P6 M. R! B
公仔箱論壇- R& B* C4 t9 }
蘧伯玉是衛國有名的賢大夫,而衛國是孔子對它比較有感情的國家。孔子到衛國時,就住在蘧伯玉的家裡,孔子和許多弟子的生活,都是蘧伯玉供應的。孔子回到魯國以後,蘧伯玉派了一個私人代表來看孔子。孔子就陪這位遠道來客,坐在一起談話。孔子問他,蘧先生在家裡做些什麼事?這位使者就說,我們蘧先生天天在家作修養的學問,希望自己做到每天少些錯誤。(這就是儒家講究的每天都要自己反省,在《論語》第一篇就提到過「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對自己的思想、行為,加以檢點,能夠做到少錯寡過,就是了不起。)但是他感覺還做不到,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H% l) y+ s# j5 p: I
. B: r: i9 N/ b2 K: P: R5 y公仔箱論壇看了這節對話,被人問到長官的事時,替自己主管應對得那麼謙虛,那麼得體,所以等到他離開以後,孔子就立刻告訴他一些學生,這個人夠得上當代表,夠得上當大使,他替派他出來的主管所答的話,謙虛而不失體,非常恰當。換句話說,也看出這個使臣本身的修養學問。
. K+ S' d9 V6 k, e8 ?( H# K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9 Z+ f+ \9 j2 k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假使在自己國家以內,出去為朋友作代表,或被主管派出去辦一件事,要把立場先站好,這是很難的。有的人把主管捧得太過分了;有的發主管牢騷,先罵起自己的主管來了,如果到國外當大使,更嚴重了,那就要看修養的風度了。所以外交人才難得,尤其貧弱國家的外交,說話的立場,不易把握。公仔箱論壇* C. f- t2 \7 [" M
/ `) T( i) X. M7 F* L, rtvb now,tvbnow,bttvb透過這段文字的記載,首先瞭解的,是蘧伯玉晚年退休以後的修養,確有大臣退居林下的風度,的確不同。第二,表示了蘧伯玉用的幹部,代表他出使的人,應對才能之高明。第三,可見主管與幹部之間,本身修養的配合。第四,孔子借此教育的機會,告訴學生們,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作使者、當代表。說話得體,謙虛而包涵的意思很多。假使孔子要責備蘧伯玉,或責備衛國的什麼缺點,當這位使者說出這句話時,已經把孔子封住了口,使孔子不好意思再說出責備的話來,所以孔子極力稱道他。, j0 @3 ?7 V5 W: }& U* ~+ F
3 B, g4 P& G$ A3 K G9 }' t【宿將還山不論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S1 e8 K5 q; e) t9 W! N1 I/ b
5.39.217.77, \* Q% v% V: V2 f/ n1 [/ r
因此引出孔子平日的理論,說明這個道理:
4 T! T( U7 u) E b7 l: l7 Q" ]
/ \& Q E% Y! ~3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5.39.217.77) Y' h# ^/ A8 }: Z3 y; ~% l
# M" Q W+ `) S3 Q4 C
這是很重要的,《泰伯第八》提到過,這裡又重複出現,一個幹部,對於臣道的修養,乃至學者自己本身的修養,都要守住這個原則。這和政治思想也有關。譬如站在政治學的立場,有人說國家的事,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人是政治的動物,都是政治的分子。中國人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人都應該關心。但是,有個原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不在那個位置,不輕易談那個位置上的事。
: _- m Z* U& A公仔箱論壇' g u$ I. w5 q% [
在我來說,認為知識分子少談政治為妙。因為我們所談,都是紙上談兵,我們看到這六十年來,都是知識分子先在這一方面鬧開了動亂的先聲,很嚴重。尤其人老了,接觸方面多了,發現學科學的更喜歡談政治,如果將來由科學家專政,人類可能更要糟糕。因為政治要通才,而科學家的頭腦是「專」的,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 [0 w- f: n- A) w9 C3 c) E
; N: Y3 _. m4 f& `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所以孔子這兩句話,是為政的基本修養,表面上看來,好像帝王可以利用這兩句話實行專制,要人少管閒事。事實上有道理在其中,因為自己不處在那個位置上,對那個位置上的事情,就沒有體驗,而且所知的資料也不夠,不可能洞悉內情。因此,我們發現歷史上許多大臣下來以後,不問政治。像南宋有名的大將韓世忠,因秦檜當權,把他的兵權取消以後,每天騎一匹驢子,在西湖喝酒遊賞風景,絕口不談國家大事,真如後人有兩句名詩說:「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將還山不論兵。」這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理的寫照,孔子並不是說把政治交給當權者去做,我們大家根本不要管。
: n* M- c4 Q'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s5 @7 J: b# ~4 [; s%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孔子和蘧伯玉曾經分別在魯、衛兩國當過政的,現在都退休了,雖然還住在自己的國家裡,但已退休,就不必再問到國家大事了,所以從這一段話裡,輕描淡寫的襯托了魯、衛兩國當時的政治,的確是不大高明。因此孔子在無可奈何之中,只好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了。
# [% E3 l' h) R$ @+ }; A8 E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s& [6 C* ?5 O) L# k
【思無邪】tvb now,tvbnow,bttvb6 M0 r4 W9 ?- L3 N: ^
' y0 T) f7 ^' G0 H1 P3 V
接下來是以曾子的話作補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3 y; ^% g Q5 B; l
5.39.217.775 u$ |( H! P8 M# x1 |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 K6 j4 H, D# m5.39.217.77
! P3 q. X# f L. E' k5.39.217.77這句話也可以作為解釋上論第二篇《為政》中「《詩》三百,一以言蔽之,曰:思無邪」那句話。同時也是上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註解。一個人,尤其關於現實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勞而無益的。當然,這個話我們可以站在社會文化的立場反對。研究科學,不怕人有幻想。強調一點來說,歷史也是幻想創造出來的,科學的發明,開始也由幻想而創造出來的。真正的科學家,很少有個性不古怪的,環境影響了他。每天在實驗室裡,生活沒有情調,如果研究到深入的時候,他手上拿著正在吃的麵包,換上塊腐肉給他,他都不知道,照拿照吃。但是他如不這樣研究得發瘋,就絕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做學問也是這樣,要想學問有成就,一定要鑽進去,像發了瘋一樣,然後跳出來,這就成功了。不到發瘋的程度,就沒有成功的希望。搞通才的,樣樣搞又樣樣搞不好,就犯了太聰明的毛病。科學有成就的人,可以說是笨的人,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這就不能說「思不出其位」了。所以現在年輕人來讀這些書,都是反感的,往往加上「統制思想」、「控制思想」等等許多罪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L- c( x H$ O2 k/ N
公仔箱論壇1 q1 p8 g2 { r% V
事實上,話並不是這麼說,曾子並沒有談到這些問題,他只是說人的基本修養。這句話編在這裡,等於說是從政者本身人格的基本修養,不是自己的職掌範圍,不必過分去干預職權。以現在的政治思想來解釋這句話的意義,就是「不要違反思想的法則」。如果用在做事方面,也可以說,不要亂替別人出主意。由這樣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通了。
- w M/ a, _' G* ~" E' T5.39.217.77
0 B$ @" C1 _3 s【智、仁、勇】
) q; g1 u% R% u- |tvb now,tvbnow,bttvb
' }. q9 s' m: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 t1 W8 z1 X- W- R, q' Z公仔箱論壇
8 c8 Z% s% G. d% itvb now,tvbnow,bttvb很多話都是意義相同的。不過這個地方,孔子以不同的語句講出來。就是說要言而有信,講話要兌現;牛吹大了,事實上做不到,這是君子引為可恥的。不要把話講得超過了自己的表現,做不到的,絕不吹牛。
- |+ X, S1 b* B7 E9 G1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N* _ R: D" a+ D' o1 [' B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tvb now,tvbnow,bttvb7 N7 t, V7 L( m) d
7 B9 }& E! ^/ T& Ntvb now,tvbnow,bttvb這等於一個小結論。有一天孔子感嘆說,學問修養合於君子的標準,有三個必要條件。孔子很謙虛的說,這三件我一件都沒有做到。
& z& C" Y/ M; l: T8 I$ i0 Z: N
) g# D9 E9 }; N# N9 N5.39.217.77第一是「仁者不憂」。有仁德的人沒有憂煩,只有快樂。大而言之。國家天下事,都做到無憂,都有辦法解決,縱然沒有辦法解決,也能坦然處之。個人的事更多了,人生都在憂患中,人每天都在憂愁當中。而仁者的修養可以超越物質環境的拘絆,而達於「樂天知命」的不憂境界。
* \0 c8 k* g- K2 J: D t% q0 T3 U, F" R
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沒有什麼難題不得開解,沒有迷惑懷疑之處,上自宇宙問題,下至個人問題,都瞭然於心。像我們沒有真的智慧,明天的事,今天絕不知道。乃至此刻的事,也常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 a2 p5 _# h5 z: t5.39.217.77
. E& L* k. b' \8 m' W( G% H! N+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後是「勇者不懼」。只要公義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蕩,人生沒有什麼恐懼。
# q2 }6 U) x- R! x1 a6 s1 O/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 v1 l K1 s# \0 f, ?tvb now,tvbnow,bttvb孔子在這裡說的詞句,字裡行間,寫出他的謙虛,表示自己的學問修養,沒有做到君子的境界。可是子貢對同學們說,不要弄錯了,這三點老師都做到了,我們要這樣學習才對,他只是自我謙虛,不肯自我標榜而已。
, I: M% J+ @( S: x1 E: ^9 z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 m+ M. w$ U& A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 ^0 p2 @) y9 b5 z3 F公仔箱論壇8 r" A8 O4 O \ L: g8 g8 [7 i
子貢有時比較直爽,看見不順眼的人,當面就說人家,得罪人,當面就方你。這個「方」字在四川、鄂西一帶的方言中,常常聽到人說。如說對某人「方一方他」,就是不妨得罪他一下。有時候說某人個性太直,也說某人是方人,這種人很直爽,常常容易得罪人,子貢就是這樣。所以孔子說,子貢啊!「賢乎哉?」你要求別人,不要過於高了,不要希望別人都是賢人啊!有時候要馬虎一點,(這與古人對「賢乎哉」的確釋,稍稍有點出入。)而且老是得罪人,也不太好。假如是我,就沒這個工夫去批評別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k3 Z; L7 H7 Y% s- |7 E1 W
8 Y1 t$ G, k! X! h' w! Ytvb now,tvbnow,bttvb下面再引用孔子的兩句話。
/ y! D! w* C7 H
: \5 C& \) [. [5 _3 v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 s( l# ~2 ]6 W# @. p9 s+ y
( m( p% b# p7 e/ `9 {
這兩句話,在上論第一篇的最後結論已說過。雖然最後一句文字不同,但是同樣的意思。這裡是說,一個人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有真本事,沒有真學問,沒有真才能,否則終有所成。這句話安置在子貢方人一節下,也是非常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