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武漢市蔡甸區洪北民垸堤樁號11+850處堤內,發生一處長度為300米滑坡險情。蔡甸區連夜啟動預案搶護,截止9月8日12時,險情發展趨於平穩,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Z. Q) Y* U; p( y9 X
% T" y* K7 J5 C# X6 P# K8 z據了解,9月7日18時,武漢市蔡甸區洪北民垸堤,防汛巡堤人員在樁號11+850處發現滑坡險情,並迅速向區防汛指揮部報告。區水利專家現場察驗,發現出險長度為200米,滑切面高度1.2米。9月8日4時,出險長度發展為300米。
$ [6 ?% t0 c$ m3 P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1 y& Q- L7 F. @: t1 H
險情出現後,蔡甸區委書記謝宗孝、區長彭巧娣連夜趕赴搶險現場,排查險情。蔡甸區防汛指揮部果斷啟動預案,組織100多名水利專家、民兵預備役官兵和公安幹警組成的防汛突擊隊上堤,嚴密監視險情,除雜巡堤。並連夜運送彩條布、編織袋、發電機、搶險石料等設備和物資上堤備險。( _. p4 t5 z( r- Z' n: }: x; \# o; z
+ w* F$ h( _3 F w8 |5 o/ Z5.39.217.77武漢市水務局專家組現場調查分析,該險情為淤泥軟基深層滑動,降雨及退水誘發滑坡險情。洪道水位較低,根據預報,漢江發生秋汛和杜家台分洪的幾率較低,目前對防汛安全不會造成影響。% ~4 V' A/ M* j0 f1 G
, O1 M' Q3 D: v據了解,洪北民垸堤在杜家台分洪道以北。該堤為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由附近農民在一片湖區沼澤上逐年挑築成起來的堤垸,長度24.42公里,堤防保護的洪北垸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內有耕地十余萬畝。由於堤防基礎差,曾多次出現脫坡險情。
! O" k8 p1 T% f0 H% r公仔箱論壇2 A# l8 I- z. c( i# t; F& A
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丁心紅指出,盡管該險情沒有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也不影響防汛安全。但由於現在仍處於汛期,思想不可麻痺大意。要在汛期加速完成複堤工程,確保防汛安全。並加強監護,做好汛期巡堤查險工作。另外,要組織專家盡快拿出方案,在汛後實施全面綜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