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電/國家航天局網站發布文章稱,我國首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一號”已在公共安全領域應用,在中朝邊界、新疆發現數十條非法越境通道。我國2010年啟動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計劃發射5至6顆觀測衛星,2013年底投入使用的“高分一號”是該系統首星,最高分辨率為2米。今年8月19日,分辨率優於1米的“高分二號”衛星也已發射升空。
% ?: a3 L9 E) a2 o8 Y F& t0 @9 q5.39.217.775.39.217.77+ @3 l" v) l6 H$ A
據觀察者網報道,國家航天局發文表示,公安部利用高分一號衛星數據和高分專項先期攻關成果,在黑龍江、內蒙古、河北等地發現了多處罌粟種植區;在吉林、內蒙古等地發現了建國以來最大面積的大麻種植區;在中朝邊界、新疆發現數十條非法越境通道;在福建發現海上大型走私油庫等。這些成果為公安部有關部門執法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撐。
5 |. D! \" W# M5 K3 _+ f9 ~$ B% W8 G, d& l" |# O# C
“高分一號”衛星是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突破了高空間分辨率、多光譜與寬覆蓋相結合的光學遙感等關鍵技術,設計壽命5至8年。該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研製,主要用戶為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環保部。 5.39.217.77( Y, [3 p; ]! |# e. R: q6 m
7 I7 N" }4 ~, X" T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工程於2010年啟動實施,由天基觀測系統、臨近空間觀測系統、航空觀測系統、地面系統、應用系統等組成。根據計劃,“十二五”期間將發射5至6顆觀測衛星,目標是建成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的對地觀測系統。到2020年,高分系統與其他觀測手段相結合,將形成具有時空協調、全天時、全天候、全球範圍觀測能力的穩定運行系統。
: U P# _: n$ P& S& Y%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1 V/ i+ N. ]7 R; {# m/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013年12月30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在京組織舉行“高分一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這標誌著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高分一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 {# {6 j1 {" M8 M- w9 P公仔箱論壇
8 f z1 ^9 g# {( W: V8 x5.39.217.778月1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4號乙型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分辨率更高的光學遙感衛星——“高分二號”發射升空,這標誌著我國遙感衛星進入亞米級的“高分時代”。“高分二號”衛星重約2噸,空間分辨率優於1米,同時還具有高輻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等特點。 5.39.217.77: ~6 u& P' H4 m/ z. `3 g! x5 Z5 j. a
5 `5 J( B5 [5 P6 M! y c/ Qtvb now,tvbnow,bttvb 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此前表示,“高分一號”衛星此前已在救災等領域做出過諸多貢獻。 公仔箱論壇2 ]7 i* D( A r3 m4 n7 Z3 T8 v
tvb now,tvbnow,bttvb2 S1 a6 `' F6 b7 `9 X
據介紹,在甘肅岷縣2013年7月22日地震中,“高分一號”衛星獲取的災區數據,為災區評價、次生災害監測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在2013年8月中旬的東北地區洪澇災害中,“高分一號”獲取的綏化、肇東、富裕等嚴重災區的各種專題圖,為黑龍江省在農業損失評估、房屋損毀評估、物資保障、交通設施搶修、重要水利設施監控等方面的決策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針對華北華東地區霧霾問題,“高分一號”獲取了近500景觀測數據,為有效開展霧霾污染形成、發展、消散等的基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針對四川雅安地震以及2013年7月9日特大暴雨引發的嚴重次生地質災害,向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四川省等有關單位提供災後觀測數據近400景,處理形成了阿壩州、雅安、德陽等地區各種專題圖片,為四川省有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和災後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撐。 5.39.217.775 F9 _3 ? U( S$ Z
' A2 a$ D0 [/ X/ s7 g 此外,“高分一號”衛星還走出國門,應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請求,為成員國巴基斯坦提供了其2013年9月24日地震災區有關影像數據;在2013年10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發生大面積叢林大火時,“高分一號”衛星協助監測火情,為澳大利亞的火情監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