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人民日報:拍腦袋決策至鬼城頻出 荒草萋萋爛尾遍地

“造城”之風,根源還是用“GDP至上”的舊思維想問題,靠行政推動的老辦法謀發展,也閃現著“四風”的影子
# ~) P5 [* d2 _2 o( ytvb now,tvbnow,bttvb* t6 L& C. f8 s, @8 [/ z( v
最近,國家發改委的一個課題組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平均每個地級市要建約1.5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竟然要建200余個新城新區。這些數字,加上各地頻現的“國際化大都市”規劃,不時曝光的“空城”“鬼城”問題,讓人們憂慮,“造城”運動會帶給城市怎樣的未來?
2 v: q4 ]/ T$ m3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7 Y, v; z$ b+ U; a3 g! M
不可否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舊城改造、建設新區是各地普遍面臨的重要發展課題。中國城市新區曾是改革開放的重要亮點之一,前有深圳、浦東新區、濱海新區,中有鄭東新區,近有西鹹新區,都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貢獻了巨大力量。但後來者一定要重視的是,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必須尊重經濟規律,必須因地制宜、注重品質,必須量力而行。俗話說,端多大碗、吃多少飯。新區建不建、建多少、建多大、標準多高、速度多快,這些問題應該到實踐和群眾中找答案,在充分細緻的調研論證中明確路徑和目標。
1 G7 C. b6 i( D- B: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o: }& T3 N6 F# F& W7 {
然而,遍地開花的新區、新城,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容,往往與之背道而馳。“20年站前列,50年不落後,100年不遺憾”,在這樣的口號下,一些地方總想一口吃成胖子,城市建設的虛火太旺。或不顧自身條件貪大求快,或人為提高建設標準不計成本,或無視群眾利益蠻幹硬幹,吹大了一個又一個“城市泡沫”。比如,在西南一個縣級市開足馬力上房地產項目,僅消化現有住房就需至少15年;而江蘇某鎮明知政府財力不足,徵地速度卻不降,直接給農民打白條,說徵地補償“過兩年再給”。類似這樣的現象,各地並不少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7 v, Q  Y  Z4 ^& g' r

+ Y  s! \; s$ v: l3 E5.39.217.77這種與實際脫節、與規律相悖、與民意相違的“造城”之風,表面上紅紅火火、風風光光,實際上卻是精血虧耗的虛火症。一些城市盤子做大了,骨架撐開了,高樓起來了,卻缺乏完善的公共設施,沒有可靠的產業支撐,公共服務也遠遠落在後面。
7 S& W% ^1 ?: b3 W1 N, X5.39.217.77
/ @9 R# o7 x% M4 @“農民工待不下,老百姓走不進,談什麼走向國際?”“大都市的面子,小縣城的裏子”,“馬路越來越寬,樓越修越高,我們卻沒有得到多少實惠”……傾聽群眾的反映和呼聲,更可以體會到,一些地方大造新城、濫建新區,就是在搞不得人心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這種發展中的形式主義,更值得我們警惕和反思。
+ O, ~7 ~8 ^; h5.39.217.77# n  u* i" W+ w. G$ N3 x$ c
一位領導同志曾痛心地指出,決策失誤、規劃錯誤,所造成的浪費往往是最大的。不少地方一哄而上,新城四起,大片良田被圈佔,大筆財政資金注入,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一些地方更是寅吃卯糧、透支未來,借新債還舊債,“地都賣到20年後了”。然而,事實一再證明,那些“拍腦袋”拍出來、“一支筆”批出來的新城新區,那些荒草萋萋的爛尾工程、“空城”“鬼城”,其實是缺乏經濟社會效益的重復建設、無效投資,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讓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更讓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的粗放型“發展病”越來越加重。
+ m( L( {; U7 j$ y5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f: b. D2 y$ u. F8 f1 S  }9 _中央多次強調,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要放在與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的發展視野中來謀劃。這是一項內涵豐富的現代化系統工程,也是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改革過程。剖析“造城”之風,錯就錯在將城鎮化簡單地理解成圈地、蓋樓、造城,還是用“GDP至上”的舊思維想問題,靠行政推動的老辦法謀發展,也閃現著“四風”的影子。公仔箱論壇7 R/ |. K/ Y. ?

8 O+ w* D/ X; v7 B8 G, Dtvb now,tvbnow,bttvb這種群眾反映強烈、隱患嚴重的發展頑疾,已經到了必須下猛藥、出硬招進行治理的時候。由此進一步反思,像“造城”運動這樣的發展中的“四風”問題還有哪些?對症的藥方又在哪?這不僅是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現實需要,更是推動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