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最高法常務副院長:防冤假錯案應像防洪水猛獸

5月8日電/就在河北女子趙艶錦、浙江張氏叔侄蒙冤被關10年的新聞近日不斷在中國媒體延燒之際,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咏前天(6日)在《人民法院報》撰文稱,中國司法人員應該像防範洪水猛獸一樣來防範冤假錯案,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
5 k! v& v- a! P) T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C! [" s2 p( d$ m) x6 u

2 |# o: ^: H. {  《新京報》報道,沈德咏在這篇題為“我們應當如何防範冤假錯案”的文章中稱,在中國,法官故意製造冤假錯案是極為罕見的,冤假錯案往往是奉命行事、放棄原則或者是工作馬虎失職的結果。 tvb now,tvbnow,bttvb! {2 u+ B8 N$ Z/ f7 z, |4 M

4 R" {* p' ]+ y& r+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寧可錯放 也不可錯判 tvb now,tvbnow,bttvb+ h) f  q6 S# f/ Z7 _

" [) B8 Q  r" x/ q公仔箱論壇  沈德咏認為,中國目前有罪推定思想尚未完全根除、無罪推定思想尚未真正樹立,冤假錯案發生的概率“還比較大”,法院人員因此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要像防範洪水猛獸一樣來防範冤假錯案,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
# V; k' `5 {& y, Z公仔箱論壇
+ X; A- _9 h8 Y2 w8 @0 ~$ G%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他指出,中國法院面臨一些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存在合理懷疑、內心不確信的案件,特別是存在非法證據的案件時,在放與不放、判與不判、輕判與重判的問題上往往面臨巨大的壓力。
! U* e! p2 q' U- @! H7 S2 O4 b7 V1 U) K* E/ J
  他以2010年確認為錯案的河南趙作海殺人案、今年3月撤銷原審判決的浙江張氏叔侄強姦案為例,認為當時錯判的法院雖然有過,判決嚴重違背罪刑法定、程序公正原則,而且經不起事實與法律的檢驗,但也“立了功”或“至少可以說是功大於過”,理由是這些法院在來自各方面的干預和壓力下,能夠堅持作出留有餘地的判決,防止錯殺,已屬不易:“否則人頭早已落地了。”上述兩案的嫌疑人都是坐了10年左右的牢才含冤得雪。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S  `. d- C5 u. o5 Z6 S* J
tvb now,tvbnow,bttvb5 s$ c* N- B  t
  沈德咏在文章中指出,從現在已發現的冤假錯案看,多少都存在突破制度規定,或者公然違背法定程序的地方。
% k1 F3 R; C  I, e/ f3 o5.39.217.77
1 Q# x+ |9 Y6 K  他也表示,不應為了追求不正確的政績觀,過於苛求公安司法機關“命案必破”,否則將給辦案增添無形的壓力,甚至會形成外在的干預因素,進而可能影響到辦案質量:“少數案件破不了、抓不到、訴不了、判不了的情形是客觀存在的,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只能是該撤案的撤案、該不起訴的不起訴、該判無罪的判無罪,絕不可做‘拔到筐裡都是菜’的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