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被质疑美化空气质量 北京关闭污染地段监测站

北京市关闭设在严重污染地段的空气质量监测站,被环保人士质疑是要美化北京奥运之后tvb now,tvbnow,bttvb+ O: a) C3 x8 K" ?6 g& _( w
,每况愈下的北京空气质量数据。不过,北京官员否认关闭监测站。接近官方的专家则表tvb now,tvbnow,bttvb2 N5 ?' w# p5 k
示,监测站并没有关闭,只是不再列入空气环境质量信息的计算依据。
8 E3 j1 x9 d/ h" R3 O+ N-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关注北京环保的环境咨询师安雪峰,2008年1月发现北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X' m0 j2 l  ]
市环保局网站公示的27个监控子站中少了前门站和车公庄站,展开调查后发现,这两个监5.39.217.77& s& Z* J- ^7 [# l2 @! X- ?' q7 d
测站从2006年起已从“国控站”名单内移出,列入“市控站”。
/ _) ^% F8 ~0 k& [& N+ |' }公仔箱論壇
( N$ A- i( Z+ c5 h3 S% n/ W! H5.39.217.77    另外,“国控站”扩充到九个,增设宣武万寿西宫、西城官园相对偏远地区。
# |  z( k" d% i2 m公仔箱論壇
' R3 S4 {# |  Y: j" S$ |4 s* Y2 N5.39.217.77    2008年,监测站点的布局再度调整,“国控站”和“市控站”的差别被取消,前门站公仔箱論壇7 w8 j" Z) z, Z$ N7 H/ ?
和车公庄站在监测子站的名单上消失。
7 v4 }" k( b7 o6 Z4 A6 \9 l
1 Q5 e. G- D6 m( v8 P$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报道指出,在消失前的最后一次监测数据发布中,前门站的污染指数达到99,位列所
9 n7 T4 Z7 G+ G0 J6 A/ h有子站之首。车公庄站的污染数据则曾经排名第三。5.39.217.77$ z% Z1 v$ O- Q0 l9 ]% @, w
5.39.217.77( y) s. `- Z- }3 ?% m) R5 w' A& r, N
    值得注意的是,27个监测点在2008年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表中,最大污染值为通州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X% a4 p% h# s, I: K) H7 s
通州镇(65),远低于一年前的前门站数据(99)。
* g9 d( q; H6 V  D8 c( K& {
2 E' B. [4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安雪峰质疑,北京市环保局关闭了两个污染最严重的监测站,又将监测站搬到六环外5.39.217.77/ I$ R; m# X$ z+ T
,是北京蓝天数增加的原因。tvb now,tvbnow,bttvb9 @. G. b4 G) z

+ {3 P; f5 n3 ^' B( L6 [公仔箱論壇    他日前在中英双语的环保新闻网站“中外对话”上撰文称,如果没有关闭这两个监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 I/ B4 i+ j
站,2010年北京市的蓝天数至少要比官方报告少71天。其中,55个蓝天来自2006年的第一公仔箱論壇% y/ [0 _) a  `( i
次调整,16个蓝天来自2008年第二次调整。
& v: S) X! B! V2 X7 D公仔箱論壇
) E; M' @3 F$ r% I- Y公仔箱論壇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否认北京在2006年关闭监测站。他对《广州日报》表示,tvb now,tvbnow,bttvb0 d- v3 d; [, B- l8 T. Q
北京2006年关闭监测站不属实。
; S& U# c& V- ]" Y' g7 d公仔箱論壇5 b  e3 E6 H  p" \6 c% @9 v
    他说:“从八个(空气监测站)加到现在的27个,你说怎么会关了呢?”
9 N& A4 m* k- y1 }) }tvb now,tvbnow,bttvb  《21世纪经济报道》则引述接近官方的专家称,前门、车公庄站没有消失,就是变成了1 l" j: y& N( i5 m; j' i0 ~
路边站,只反映机动车尾气排放信息,不再列入空气环境质量信息的计算依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