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6 旺報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6 g3 r/ e* l2 \' c- g
) Z, F4 o( E* L# @( U0 s
大陸知名家具連鎖企業達芬奇近日深陷產品原產地造假風暴,凸顯大陸企業長久以來喜歡給自己取「洋名」的品牌亂象,《人民日報》為此專文指出,大陸自主品牌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大陸「全球第二大」的國家實力極不相稱,未來大陸最迫切需要的,還是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品牌。
- i% d2 E* l1 s: Z3 B5.39.217.77事實上,大陸本土企業取「洋名」或貼洋牌的現象,在當地消費品領域十分盛行,先前包括「洋奶粉」施恩、澳優、服裝品牌卡爾丹頓等企業的產品,一一被踢爆均是大陸本地生產的「國有品牌」。tvb now,tvbnow,bttvb7 K' r% H. m+ a# N% a2 a
對本土商品不信任
$ D) c" e1 Q3 C6 ~4 Z2 @% e4 l另外,《人民日報》指出,北京朝陽區一些超市及大型商場,不少食品、服裝等消費品品牌均是大陸的國內品牌,卻起了個洋名字,比如美特斯邦威、森馬等品牌。
6 s* U& k3 w( a Y: d- a3 o+ h5.39.217.77這種情況在大陸其實多不勝數,一個品牌為「庫奇酷派」的皮包吊牌上註明,該皮包製造商是義大利來登堡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但產地卻是在廣州。據瞭解,該品牌在網上根本查不到任何品牌資訊,也沒有官方網站,產品只在淘寶等網店有售。公仔箱論壇. ]' n7 `+ T- u) i
《人民日報》表示, 企業洋名盛行源於消費者對某些大陸國產商品的不信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認為,本土企業所以愛起洋名字,主要跟大陸的消費習慣和觀念有關。+ i5 M# T V: Z7 x1 \
他說,同樣的產品,起了洋名字接受度就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這就促使很多大陸企業透過起洋名字來提升品牌認知度和企業利潤。
* Y( ?. v" v" g+ E2 I. e& @2 G公仔箱論壇品牌研究專家李光斗則認為,部分已經較知名品牌,會透過起洋名字來加快國際化過程,比如海爾、聯想。但有些品牌則是在取中文名字時刻意「洋化」,這就有些矯枉過正了。5.39.217.77" M! R7 Z- x# X
亟需打造民族品牌
: x; X/ ]- C" K4 x' ~# P: k! A李光斗不諱言指出, 大陸企業之所以喜歡起洋名字,從根本上講,是對某些行業的產品不信任,或者某些產品就是覺得國外的好。部分品牌其至存在系統性造假問題,比如原產地造假、產品質量造假等,這就有待主管機關加強監管了。公仔箱論壇* s2 w1 j2 g% [! s! f8 r
《人民日報》在評論中指出,企業品牌商標寄托著企業的良好心願,留存著時代烙印。比如「張裕」、「寶大祥」、「狗不理」等老字號,充滿了那個年代企業經營者的審美和經營理念。至於大陸企業熱衷取洋名,是大陸國門打開後的經營環境和大眾消費心理發生巨大變化的產物,取洋名,成為他們追趕世界潮流的一種標籤。公仔箱論壇; l3 a, i/ ?3 _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范志勇認為,大陸GDP已是世界第二,在世界經濟中的發言權不斷增強,但大陸自主品牌在國際上的地位卻與此極不相稱,目前大陸亟須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