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箱論壇/ D. {$ V) D% T; A, w
1 I- I& P! N8 Q 規模小巧玲瓏的女皇宮,以粉紅砂岩為建材,在陽光下閃耀著溫暖的色澤,是吳哥遺跡裡相當特別的一座。而且,質地較軟的粉紅砂岩容易雕刻,不論是圍牆、門楣或三角楣,都深刻著如織錦般的花草紋路,以及生動的印度神話故事,在吳哥遺跡裡算是鑽石級的精品。加上因為它是第一座重建的寺廟,保存狀況十分良好,值得細品慢嚐。
0 R4 p3 R5 [! M+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914年由法人首度發現埋沒於叢林裡的這座藝術寶藏,在1923年就發生法國人馬侯 (Andr Malraux) 偷盜阿普莎拉雕像的事件,幸好及早被發現,雕像還回女皇宮。這事件也使得女皇宮開始受到國際矚目,於1930年開始整修女皇宮,並使用當時最先進的原物歸位法 (Anastylosis) 修建。然而諷刺的是,這位馬侯先生,後來竟然還當上了法國文化部長!
3 c$ I. r0 L! s6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936年考古學家發現了女皇宮的基石碑銘,得知它不是帝王所建,而是由兩位婆羅門階級的地主所建。他們是名為Yajnavaraha和Vishnukumara的兄弟,兩人具皇室血統,為曷利沙跋摩一世(Harshavarman)的曾孫,而哥哥還曾擔任闍耶跋摩五世的國師。他們兄弟倆具超卓的藝術品味,因此女皇宮的雕刻如此細緻精美;原本考古學家估計雕刻水準如此高的建築,應屬於吳哥帝國後期,沒想到基石碑銘卻證實其建築時期比估計的早了至少200年!這建築原名「Ishanapura」,現名為「Banteay Sri」義為「女人城堡」,可能是當地村民對於建築上所雕體態豐滿、姿態優美的阿普莎拉仙女印象深刻,因而以之為名,中文則多半稱之為女皇宮。
+ P2 W4 {8 b+ p2 r4 K6 k5.39.217.77女皇宮完工於967年,一直使用至14世紀左右。建材除了粉紅色砂岩,輔以紅土岩和磚做為圍牆和結構性材料。但因為粉紅砂岩產量實在很少,所以吳哥遺跡裡只有女皇宮用這種材質,而女皇宮的規模比起其它寺廟顯然小多了,除了因為不是君王所建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粉紅砂岩產量不夠之故。* F6 B. B9 m7 q3 m
型制上有3重圍牆,但只有東西兩側有門樓,建築都在同一水平面上。第3層圍牆的東門樓外,還有1條長67公尺的引道,引道東方還有1座規模很大門樓,但奇怪的是沒有第4層圍牆,整個女皇宮的布局因此呈長方形,東西向總長約200尺。引道兩側有成列的仿燈籠狀短柱,而且以引道為對稱軸,南北各有1棟長方形建築,南側那座還有2棟較小的附屬建物,型制很特別,其上方的三角楣雕刻都十分經典。5.39.217.77' {6 R. L4 j6 s; t$ e2 F3 Q
第3層圍牆有95×110(公尺),大部分的雕刻品都在法國吉美博物館 (Mus偾 Guimet) 裡,僅東門樓有座三角楣重建後置放於地上。第2、3層圍牆間為護城河,第2道圍牆的東西門樓都有相當精彩的三角楣,將在下文詳細介紹。而第1、2道圍牆內有6棟磚造長形建築,已具日後迴廊的規模,不過而第1道圍牆幾乎都己塌毀,現已限制遊人進入第1圍內。; H* p2 f9 b: N( T) Y
第1圍內有3座南北向排列的塔廟,中央和北塔廟都是供奉濕婆,內奉林迦,但中央塔廟內已被換成佛像;南塔廟則供奉毗濕奴,這種不對稱的組合至今仍令考古學家困惑。然而根據所發現的碑銘所記載,以及第3圍的東塔門前有難迪雕象遺跡等證據,幾乎可確定女皇宮的主神為濕婆。除了3座主要建築外,中央塔廟的東北和東南角各有1座藏經閣,以及靠近西門樓的塔廟是獻給建造者的父母,這6座主要建築,雕滿了美麗的花草紋飾、阿普莎拉修女,以及傳神的神話作品,門口也都立有獅頭人身像,應是毗濕奴的化身之一「那羅辛哈」,只是現今只餘雕像的腳和底座。
1 P4 L* u+ {0 y交通: 女皇宮位於市區東北方35公里處的Isvarapura小鎮上。搭嘟嘟車約40分可達。和斑蒂薩瑞及科巴斯賓位在同一路線上公仔箱論壇0 m, n+ z2 D; P3 e5 w
5 k7 H! I" D! p# n5.39.217.777 L2 _$ [8 e$ K% `& T
5.39.217.77' T* o" L! S& Z1 j2 M
G' Y/ D& P0 } T& N3 m 這座巨大的神殿山是Udayadityavarman II所建國都Yasodharapura的國廟。如今其頹圮的模樣很難令人想像當時的雄偉,不過根據周達觀的真臘風物誌記載,這座塔比金塔(也就是百茵廟)還要高,非常地驚人,而且它的底曾有超過十間以上的內室。
. u5 n s1 n" ? y$ `& r# ~, A. q公仔箱論壇Bapuon是五層大階梯式的建築,最外圍長寬各為425與125公尺,東側正門與鬥象台成一直線,然後沿著長達172公尺的由矮圓柱所支撐的砌道通向神殿山本身的東門;在砌道中間有座十字形的亭台牆上有小片浮雕,有各種動物、兩名決鬥中的戰士及人與動物的打鬥場面等,這可能是最原始的外牆東門所在。呈長方形的神殿山高24公尺,三道同心迴廊分別位於第一、三、五階上。在神殿山的西側有未完成的臥佛,這可能是十六世紀時以神殿山主塔的石塊所建。
" _5 X) d/ m# Z: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