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秀山莊,其建造歷史最早可推溯到晉代王旬、王珉兄弟舍宅建景德寺。五代時,此處名為金谷園。其後屢有興廢。清代乾隆以來,蔣(楫)、華(沅)、孫(士毅)三家先後居于此處,掘地為池,疊石為山,造屋築亭于其間。8 q0 F7 S H; ?" G* F
孫氏後人孫均雅號林泉,于嘉慶十二年請疊山名家戈裕良重構此園。戈裕良在半畝之地所疊假山有尺幅千裏之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H1 Q* b5 I9 ~
從此,該園以假山名揚天下。道光29年(1847)成為汪氏宗祠“耕耘山莊”的一部分,更名“環秀山莊”,又稱“頤園”。 5.39.217.77, A8 ^5 u3 S+ [$ ?8 M4 c
 園內地盤不大,園外無景色可借,造景頗難。但因布局設計巧妙得宜,湖山、池水、樹木、建築,得以融為一體;而於假如山一座、池水一灣,更是獨出心裁,另辟蹊徑,兩者配合,佳景層出不窮。望全園,山重水復,崢嶸雄廳;入其境,移步換景,變化萬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k! i& |' j; Z* J0 B4 u4 n
湖石假山佔地僅半畝,卻構出了谷溪、石梁、懸崖、絕壁、洞室、幽徑,建有補秋舫、問泉亭等園林建築。以質樸、自然、幽靜的山水,來體現委婉含蓄的詩情,通過合理安排山石、樹木、水體,體現深遠與層次多變的畫意。
1 |' n6 x' p- `9 J% |4 F4 A: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全園布局是池東為主山,使人有在一疇平川之內,忽地一峰突起,聳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覺。山雖不高,卻如巨石磅薄,很有氣派。主山分前後兩部分,其間有幽谷,蔭山全用疊萬構成,外形峭壁峰巒,內構為洞,後山臨池水部分為湖石石壁,與前山之間留有僅一米左右的距離內,構成洞谷,谷高五米左右。
- E: S6 V( L% _8 Y9 W) e 一山二峰,巍然矗立,其形給人有懸崖峭壁之感。其間植以花草樹木,倍覺幽深自然。山腳止于池邊,猶如高山山麓斷谷截溪,氣勢雄奇峭拔。構置于西南部的主山峰,有幾個低峰襯托,左右峽谷架以石梁。站在石梁仰望,仰則青天一線,俯則清流幾曲,形成活潑生動的園林藝術空間效果。 tvb now,tvbnow,bttvb) @2 a, L2 E; w) E
 池在園之西、南,盤曲如帶,又有水谷二道深入南、北假山中,婉蜒深邃,益增變化。水上架曲橋飛梁,以為交通。北面之補秋舫,前臨山池,後依小院,附近濃蔭蔽日,峰石嵯峨,是為園中幽靜所在。* w/ v6 k. I M3 i4 q8 f6 x
環秀山莊鑿池引水,富有情趣,使得山有脈,水有源,山分水,又以水分山,水繞山轉,山因水活,咫尺園景富有生機。 有“別開生面、獨步江南”之譽。
9 d, O) A2 l/ s6 C" B 環秀山莊今在蘇州刺繡博物館內,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97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h, r$ m- h( l* F( c Y' k
地址:景德路280號
6 O, l' R0 n z2 K+ H; E; J1 s! Q8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交通:公交遊1線、313路、146路、301路到達tvb now,tvbnow,bttvb5 c0 M9 {) r' d" f! H' }
電話:65222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