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林則徐紀念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澳門路,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街道兩側古木森森,林則徐紀念館臨街的紅色門墻和綠色的琉璃瓦,就掩映在這一片綠樹之中。 
林則徐紀念館 紀念館原為“林文忠公祠”,即林則徐祠堂,于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臨街左右兩邊門,額題“中興宗袞”、“左海偉人”,內壁嵌有虎門硝煙浮雕,正門作牌樓型建築,額題“林文忠公祠”。門後是庭院,又甬道通儀門廳。庭前建有回廊,廊壁有再現林則徐生平事跡的挂圖。儀門之後有假山園林。碑亭之北是樹德堂,堂之正中有林則徐全身坐像。穿過北花廳,過八角樓,便是林氏子弟讀書樓,樓下為林則徐事跡展覽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被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員會確定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tvb now,tvbnow,bttvb. _. ~5 O5 e, T4 _! X' P" {2 U5 b
“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淩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回廊裏,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在“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陜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衝雲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徵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tvb now,tvbnow,bttvb9 [ o: T. `+ \+ |5 @

林則徐紀念館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歷任江西、雲南鄉試考官,江南道監察禦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蘇和陜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則徐“出膺外任已歷十年,品學俱優,辦事細心可靠”,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主持修浚黃河、運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蘇巡撫,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嚴禁吸食鴉片,成效卓著,十一月,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並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在廣東宣誓旦旦:“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英商義律等懾于林則徐的正氣,被迫繳出鴉片2萬多箱,即于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林則徐因此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侮的第一個民族英雄。 
林則徐紀念館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病逝。鹹豐元年(1851年),鹹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後,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