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从一内部渠道进了一批商品,在菜场边租了间近80平方米的闲置门面,他想:这些商品价廉物美,只要稍加吆喝,要不了几天,就能猛赚一笔。 tvb now,tvbnow,bttvb8 L$ H" |" A6 ?& l2 \
朋友很有耐心,将商品按价格分为5元、8元和20元等几个销售区。为了给顾客造成清仓甩卖的印象,他将所有商品都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墙角还故意散放着一些破纸箱和打包带。
: X. ?6 v6 t1 l. |3 R公仔箱論壇 “商场倒闭,低价甩卖,实惠啊!”电喇叭一响,果然吸引了不少来买菜的主妇和老人们。一时间,店内人头攒动。在门前的收银台,一个中年妇女拿着一床毛毯问同伴:“这么便宜,该不会有问题吧?”另一个老太太更显冷静,她啥也没买,和旁边的人嘀咕道:“只有错买,没有错卖。过两天再来,说不定还要便宜。”这两个人的话,顿时让很多人打消了抢货的念头。 公仔箱論壇5 R1 ?* t# _1 K7 C& e: O) ~
接下来一连几天,喇叭虽然连着喊,但店里冷冷清清。
# ?) ?8 X& |9 x 朋友急了,经谨慎思考,他想出了一着险招,悄然改变了促销策略。 5.39.217.77- v$ q: B4 I& b4 m, E" D0 q3 [# V0 y
其实,很多人仍惦记着他店里的便宜货。一天,一位中年妇女买完菜,漫不经心地进店,看了货物的标价,她叫了起来:“老板,这些东西前几天一件还是8元,今天怎么成了8.5元了?”朋友告诉她,本来就是亏本销售,即使按此标价还是亏的。几个随后来逛的顾客也突然发现价格“涨”了,虽然只是“微调”,但心理上显然受了一点儿冲击。
& ?+ l4 F( C( V9 q% v' t8 S 朋友不动声色,每隔两天,就把价格往上调0.5元。发现此“异动”后,一些精明的家庭主妇再也按捺不住。接下来,店里开始热闹,原来卖不动的商品成了紧俏货……
8 o4 m0 U# @5 o6 _tvb now,tvbnow,bttvb 历时一月,朋友收摊儿,纯赚3万元。事后他感叹:做生意实际上就是和顾客“斗智斗勇”,逆向的“递价”促销,最终打开了顾客观望的闸门,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 c8 `. ^% ^) E* t+ d5.39.217.77
8 f7 d- X$ `: m1 Z- k1 F公仔箱論壇 ! ]# ]" X2 [3 ?2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