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0 A7 c' {/ H$ Y4 U
圖:21日,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群眾在排隊領水(新華社)
: r. ]" o% n" o0 ]tvb now,tvbnow,bttvb【大公報訊】《羊城晚報》記者20日實地走訪了雲南旱情最為嚴重的州縣之一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從2009年10月份到12月30日,文山降雨量僅有3.4毫米,連續乾旱日數達92天。進入2010年後,到3月13日止,平均降雨量也只有4.6毫米,無降雨日數達67天。其中,硯山縣就是文山州旱情最為嚴重的四個縣之一。 9 Y2 S0 Y9 M* _" m) R! J
土地沙塵化沒法犁
! [/ t/ l% k! L從硯山縣出發,一路往南,沿路兩邊都是劃分得整整齊齊的農田,但農田上看不見一棵綠色植物,去年秋季才收割完的玉米稈子還了無生氣地直立在上面。
0 v2 \: e7 E7 v1 {一路同行的是硯山縣縣委辦公室的王國禮,土生土長的硯山人。他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往年這個時候,這裡早已是綠油油一片,種玉米的,種油菜花的,種豌豆、蠶豆的,還有種小麥的。「往年春分時節,一隻手指在地裡戳出一個小洞,再把蠶豆種子放進去,根本不用怎麼犁地。但自從去年8月份以來,這裡就再也沒下過一滴雨,原本肥沃的土地也開始沙塵化,根本沒法犁。」
2 V/ F! N6 S$ m' u3 l8 ^5.39.217.77水井底裂縫伸進拳
0 s6 B- R- z" U7 r: @tvb now,tvbnow,bttvb大概行駛了20分鐘,記者來到了距離硯山縣約15公里的翁達村。翁達村村支書李仕雲帶記者去看大水井。大水井就在距離村莊僅200多米遠的田地裡。經過一座拱形的小橋,橋下一條寬敞的黃土溝清楚地告訴我們,這裡曾經就是一條小河流,只是現在已經完全枯竭了。大水井就在這條河的旁邊。記者看到,這個近3米高、200多立方米大的水井只剩下出水口那一點水。水井底部的泥土已經龜裂開一道道粗大的裂縫。 公仔箱論壇1 ?+ ]- [/ Q; T4 U- M Z
「這些裂縫大得都可以伸進一個拳頭。」說著說著,李仕雲就蹲了下來,將右手伸進大裂縫裡給記者做了個示範。「在還沒枯竭之前,這個大水井完全可以滿足全村700多人口的生活用水。但自從去年11月份起,這個大水井和旁邊那條翁達河就完全沒水了。」李仕雲一臉的無奈。
3 U- I4 L: y; M" \tvb now,tvbnow,bttvb看到有記者在拍照,正好路過的村民林光德也湊了上來。一身黝黑皮膚的林光德,看上去只有60多歲,頭髮上、衣服上沾滿的黃土灰塵,讓人以為他是剛從地裡勞作回來。「我們幾乎都有近一年沒洗澡了。」林光德笑笑說,「以前我們都靠翁達河的河水來洗澡,現在別說洗澡,喝水都成問題,迫不得已的時候就只能打一小盆水,用毛巾擦一下。」 3 I/ H( a* x" G2 Q$ Y: P
自從翁達河水乾掉後,林光德那幾畝地頓時變得「難以為繼」。地裡種的包菜和葱要麼枯死了,要麼就小小一棵,營養不良之餘還被蟲子咬出一個個洞。「去年這裡還種過包菜、玉米、花生、稻穀,包菜吃不完,還可以拿到集市賣個幾百塊呢。」林光德說,「但是這地現在已經乾得沒法栽種任何東西了。」 : P. P9 N! `0 p; R- U' G; G, y
「種不了莊稼,那你們現在都吃些什麼呢?」記者問。林光德說:「就吃去年收成的玉米稻穀唄,然後伴著鹹菜豆醬吃。」據林光德介紹,翁達村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天有外地人拉著蔬菜肉類來這邊賣,只是白菜早已經從原來的3毛錢一斤上漲到1塊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