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19日发布消息,春节过后该市将诞生三项新职业,分别是注册婚姻辅导师、注册心理陪护师和注册员工援助师。其中,注册心理陪护师是凭借自己所拥有的专业心理知识,“登堂入室”陪伴在老人、儿童、患病者以及临危者等人士身边,以心理沟通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心灵护理。
; Y, G: R$ _6 T# f7 }9 ~2 v' f
9 G, e O8 e- U8 V4 c公仔箱論壇“是创建了一种新职业,还是继续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注册心理陪护师职业的问世,引来了不小的争议。由于这是我国长期以来限制发展的职业,开禁后如何加以规范与监管,成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 B9 s+ O' L5 _8 ?! m h公仔箱論壇
8 i: J. q2 M/ W" Q' d/ g5.39.217.77“三陪女”或成“陪聊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1 u1 D5 a: d4 h1 r; m, I# g6 G% P
v/ _8 c( t$ s+ \ d& t/ ~/ X9 j7 f2 R#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所谓的“陪聊”服务,一些“三陪小姐”改头换面成了“陪聊女”,承诺只要付钱就可陪顾客做任何事情。公仔箱論壇$ p6 V( `& [3 l
tvb now,tvbnow,bttvb; T& A* d8 |& C1 Y0 m( P7 x
对此,我国法律始终是明令禁止的,工商管理部门对开办“陪聊”公司的申请也不予审批,并对擅自从事此类服务的公司按“超范围经营”严肃处理。在有的城市,出现了标名“情感陪护”或“精神陪护”字样的服务机构,但几乎均属“地下公司”。无论是“陪聊”还是“陪护”,其职业属性基本可归至劳务服务类,不属于娱乐场所治安管理范畴,这就造成了有些组织者以开办“精神陪护”公司为名,实际上有涉足色情业之嫌,陪聊者与顾客双方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与城市文明形象。
D4 P4 f! \# F0 O W2 N3 Q! P/ {* f) r n. k0 N! O, M+ N
心理陪护持证上岗tvb now,tvbnow,bttvb j$ {: h1 K8 v- b2 W: y) s3 e" I
u( A$ d0 h& M) m. b; L" I5.39.217.77“新创立的注册心理陪护师职业,工作方式是陪聊,但与一般意义上的陪聊又有本质不同,可以说是一项结合了护士的医学护理与心理咨询师的精神慰藉于一体的新型工作。”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说,要想获得注册心理陪护师的从业资格,必须通过400课时的专业学习与考核,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危机干预理论与技巧、心理陪护技能操作等。
0 `% X6 m y6 Y2 D) T" i. d. m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v* s& R6 z1 f P) n
行业监管不可或缺公仔箱論壇! k0 T6 }; [; H) w5 {9 v, t
8 x Z* h7 C7 J7 ?" G q5.39.217.77针对社会上对心理陪护是否会产生“越界”或导致“变相”色情的疑虑,王裕如说,由于是陪护师与顾客之间的一对一服务,私密性较强,因此特别需要加强行业管理,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将对从业者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并制订相关的执业守则,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心理陪护师,绝对不同于所谓的“陪聊先生”或“陪聊小姐”,不应涉及陪旅游、陪购物之类的超范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