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tvb now,tvbnow,bttvb! N& D1 I3 V8 B
" I4 f- I* I/ D' h- c9 R- c公仔箱論壇
9 \ U0 m4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P! `: V5 b& _
許多人明明飲食清淡、作息正常,卻仍有痘痘困擾,甚至還被親朋好友嫌棄「鹽酥雞吃太多」,究竟飲食真的會影響青春痘嗎?英國皮膚科學會的專家思維塔.瑞(Sweta Rai)指出,這種影響因膚質而異,飲食或生活型態與痤瘡的關聯仍沒有科學證據。她建議,若民眾吃特定食物易引發痘痘,應盡量少吃。
9 D# @& i0 ]( e+ \: ?/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3 D- [' g1 V: c$ M) w8 G9 o青春痘因毛囊堵塞 影響8成人口
9 _8 T% Z2 H; W. i" e: U2 I# e5.39.217.77
- k6 |8 h. J- [* t根據英國保健署,皮膚上有許多稱為「毛囊」的孔洞,當毛囊堵塞就會引起痤瘡。皮膚下還有一種稱為「皮脂腺」的腺體,常與毛囊連通,其功能是分泌皮脂來防止毛髮和皮膚過於乾燥。過多油脂會與死去皮膚細胞形成混合物,堵塞毛囊,形成粉刺。當粉刺被皮膚細菌感染,就是痤瘡。
/ {( _/ Q9 @9 p' o$ s9 f
! q( e3 [, B0 ~8 }+ K+ |/ {《病人》報導,痤瘡影響了80%的人,20-40歲人口中有40-55%受青春痘困擾。瑞指出,已知造成痤瘡的因素,包含賀爾蒙不平衡、壓力、基因,以及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f& r: J2 r0 f' n4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K! k! z i& j8 _2 y; U
飲食引發痘痘 未有科學實證+ j0 n7 I! S/ ~- P/ S: m
tvb now,tvbnow,bttvb& ~' N1 x: `4 p) v8 N6 V! A6 G. x
然而,坊間也常將青春痘原因歸咎在食物上,常見如高糖、高油脂食物。瑞表示,當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分解時,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會升高,進而造成毛囊皮脂腺阻塞。然而這項假設還未受到證實,因為許多人即使吃了一堆垃圾食品,仍然不會長痘痘。
: _5 R( w* q0 H }2 k, }* j公仔箱論壇/ z2 s# _6 R, c% F6 Q d" u
至於傳言說乳製品易生痘痘,她說,除非牛奶殘留賀爾蒙,因為已知服用含有黃體素避孕藥的婦女,容易產生青春痘,但乳製品本身並沒有被證實。實際上,台灣只會使用賀爾蒙治療生病的乳牛,健康牛乳中不太可能殘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5 R! n0 x: d6 |0 v2 d9 V; N
5.39.217.775 N5 b h0 ]" C
飲食影響因膚質而異 嚴重患者應求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l# D4 N; x% l9 p
公仔箱論壇4 t( B1 E& z2 ?2 s
瑞進一步指出,要證實飲食與青春痘有關連非常困難,因為每個人皮膚狀況不同。有些人皮脂腺過度旺盛或數量較多,皮膚性質較油,吃某些食物或塗抹特定物質在臉上時,確實較可能長痘痘。英國皮膚科學會建議,若懷疑特定食物引發痘痘,可以不吃該食物6週來判定。. D9 G7 f9 c8 [3 g
5.39.217.778 d! p& U, @' |* L- v& i
醫師建議,可以寫飲食日記來抓出可能兇手,但她也強調,對痘痘而言,食物沒有好壞,但為了保持健康,應避免飽和脂肪、高糖食物,並保持規律運動和無壓力的生活方式。瑞說,對於痘痘嚴重患者,她很少建議只透過飲食來治療痘痘,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
) Q5 s6 g9 {!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h: z2 l7 J( I+ ~* D5.39.217.77痘痘也影響心理 勿以飲食習慣批判患者
; @) q* k: q4 R# U0 g9 a7 mtvb now,tvbnow,bttvb! f/ t4 f8 e3 y$ `6 b2 @5 a
英國皮膚科醫師安加利.馬托(Anjali Mahto)則向《BBC》表示,痘痘也和焦慮、憂鬱症等心理疾病有關,許多人忽略基因等其他因素,擅自批判痘痘患者的飲食習慣,可能會更傷害他們的心靈。她鼓勵患者壓力過大時,可向好友訴苦,或求助跨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