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每天10顆檳榔、長達10年以上者,就算戒掉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仍會持續10年以上。- \7 z1 d) u6 p, q
5.39.217.779 e/ Y6 c2 m& A8 a7 J" o$ ~- K
在台灣,口腔癌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增加近1倍,每年逾60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7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x! ]9 E1 j+ \* B
5.39.217.777 E5 j" x! G5 f2 x# T5 w) j% ?
口腔中有多種的惡性腫瘤,統稱為口腔癌,其中又以鱗狀上皮細胞癌最為普遍,早期常會出現無痛的腫塊,表皮可能有破皮或裂開的傷口,因無痛感,病人通常會不在意,而延誤就診,國內九成的口腔癌患者有嚼檳榔習慣。+ _; o9 w* m* m) K( C: w8 m$ n7 K, b
tvb now,tvbnow,bttvb6 \3 }: }& k& h! V
國健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菸及食道。
+ c; C h" ^) N; U# Z& ?5.39.217.776 h2 |+ u$ \9 d% Z" D" `& }7 G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於2003年已正式宣布檳榔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單獨咀嚼檳榔即會引起口腔癌,合併使用菸草還會引起咽喉癌和食道癌。可能與氣喘、糖尿病、懷孕併發症及神經反應、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有關。另外,也將檳榔子列為第一類致癌物。檳榔子(菁仔)成份中的檳榔素(arecoline)及檳榔鹼(arecaidine)會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7 d& z3 r4 t6 l3 n' N. M
5.39.217.77/ m1 R5 M, q7 z$ M0 K
目前國健署對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提供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 I0 h5 ?3 T- S/ H& d/ y5.39.217.77
! V: s5 X5 s4 S4 \/ f+ F1 l5.39.217.77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