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啟動受孕關鍵 子宮內膜重建新趨勢

健康醫療/記者林怡亭報導5 E( t0 o" P- l6 N. F! j7 o8 q

- {* a- N/ Q; D  B6 K/ M" a8 v& Z1 n& j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u9 ~: T. W$ M% {$ s
試管嬰兒機「孕」渺茫  子宮內膜有狀況?
$ }, ^- i9 T7 Y, Z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o% O  u+ U% n- t/ s
「醫生,為什麼我嘗試了人工受孕/試管嬰兒還是沒有成功懷孕?」少數不孕夫婦在滿懷希望進入生殖中心後,反覆嘗試了好幾次療程仍以失敗告終,常不禁吐露出滿懷心酸的問句。依據數據顯示,一般30至40歲女性,自然受孕率約為10%,若改為嘗試試管嬰兒,受孕率則可提升至約40%。然而,仍有少數不孕症患者,就連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後都機「孕」渺茫,這時可能就要懷疑是不是子宮內膜出了狀況!
# i: G- ~4 O: [* s/ w" d5.39.217.77) ?$ V( e7 k3 ^* p. l" o" I; j
培育生命之土  子宮內膜為受孕關鍵5.39.217.776 w5 M% M" W/ Y- y* _
5.39.217.77. J5 x. \% Z2 O! ^2 u* J; f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李世明表示,影響著床的兩大要素均與子宮內膜息息相關。一為子宮內膜功能(Endometrial function),另一則為子宮內膜接受度(Endometrial receptivity)。在排卵後第五到七天,無論是子宮內膜厚度、型態或血液循環,都是最適合的著床窗期。但若在排卵時,子宮內膜厚度小於0.7cm幾乎不會懷孕(理想著床厚度為0.8-1.4cm);倘若內膜血液循環差,也將提高胚胎著床的失敗率。因此目前試管嬰兒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應對子宮內膜過薄的個案。
5 d( y2 j+ t% ]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 K: t$ d& U' ^! @8 s
內膜過薄有解  子宮內膜搔刮術助再生
: j3 f2 w/ w; ^4 @, Q4 _! m
/ s( O4 |' C+ C7 q, I# A5 r李世明醫師指出,一般常見內膜不夠厚的原因有:內膜對於雌激素無法反應、子宮內膜血流量不夠、男性賀爾蒙過高或子宮內膜受到破懷,例如:過度刮除、感染等而無法再生。而傳統治療方法有透過補充雌激素、高劑量維他命、阿斯匹靈、賀爾蒙與黃體素和血管擴張劑,以及新式排卵藥等來改善內膜厚度;若透過上述方法對著床幫助仍有限,目前還可嘗試子宮內膜搔刮術(Endometrial Scratch),利用刮除方式局部破壞內膜,促使子宮內膜再生。
. o7 f6 X0 N7 o" @6 f) `: A( h5.39.217.77
+ U1 A9 X+ S6 f, H2 C公仔箱論壇多元治療新選擇  幫助不孕症患者提高受孕率公仔箱論壇% `0 L+ x# ~  `

' S% f$ M& R/ e6 w" G: i: e$ S李世明醫師說明,正如健康的種子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成長茁壯,好的胚胎也需要良好的子宮內膜環境搭配,才能成功受孕。除了傳統治療方法、子宮內膜搔刮術外,目前實驗證明,在排卵期前3至4天使用子宮內灌注「白血球增生劑」以及「PRP生長因子注射」,均有不錯的治療成果,最新趨勢則有「自體間質幹細胞」治療,幫助恢復內膜功能。多元化的治療新選擇,除了有效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從40%提高至50%,更有望為反覆失敗的不孕症患者帶來樂觀的未來。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