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心房顫動如合併其他危險因子 易引起中風

心房顫動是中老年人最常出現的心律不整,在80歲以上老人的盛行率約為10%,經常發現在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肺病、甲狀腺亢進的病人身上;一旦發現心房顫動,如果合併其他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陳舊性中風,年紀大於65歲、女性病患等,即應考慮使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3 {  c& }0 M9 s" O, _* m0 A- T

. t0 A: V8 x, U7 h' ]% }! J: V5.39.217.77
+ P( q0 ?/ e  U: ^  一名66歲男性,有高血壓及抽菸病史,規律服用高血壓藥控制血壓,大致良好在140/90mmHg以下,5月底某日夜晚醒來,突發身體左半邊無法施力,送醫後發現是右側大腦缺血性中風,到院心電圖顯示為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房之左心耳處有心房內血栓形成,此次中風疑與心房顫動及心房血栓直接相關。
7 M% n" m# i, j* v2 S6 Ptvb now,tvbnow,bttvb5 e2 D! f7 ^, n. t

4 B2 k; |! g1 k5.39.217.77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林廷遠表示,心房顫動症狀有心悸、胸悶、喘等,有些人甚至完全沒有症狀,直至某日就醫才被醫師偶然發現;有心房顫動的病患,其發生中風機會是一般人的5倍之多,其中約9成是所謂的缺血型中風。公仔箱論壇- b: l1 N* y8 J5 `0 E/ P3 j3 o

# B( L! e& t2 E# ]
( S6 A& \- x- I+ d8 j6 G7 a5.39.217.77  林廷遠指出,過去傳統上是使用warfarin等維生素K拮抗劑來預防中風,但在使用此種藥物的同時也會提高出血風險,尤其是亞洲病人使用此類傳統抗凝血劑的出血風險又高於其他族群,使得亞洲醫師在使用warfarin上相較於歐美國家的醫師相對保守許多。
/ }' k( e1 E& c9 |# Y
* |9 p( [' v) s, a1 \/ `7 o5.39.217.77
9 T9 f! ?3 Q* _0 {& j( q公仔箱論壇  近幾年來陸續有非維生素K拮抗劑之口服抗凝血劑,此類新型抗凝血劑引起大出血的風險明顯較傳統抗凝血劑來得低,也由於藥效穩定,病人不需如傳統抗凝血劑般需常常抽血來監測血中藥物濃度,醫師與有心房顫動病人更願意使用此類新型抗凝血劑;但此類新型抗凝血劑不建議使用於風濕性的瓣膜性心臟病、機械性瓣膜置放及腎功能太差的病人。 6 v- q4 p* A+ t/ s8 }

- w: Z/ c! C; M# d9 C參考
# ?8 n. I, L3 _1 u$ T- T國際厚生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