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林怡亭報導
6 z9 l- R' k) i! r' v. e3 b9 y/ A- ~* J3 {* x. z6 w! i
深受心律不整之苦二十多年的方女士,今年67歲的她在45歲時初次頸動脈中風,檢查後才發現有心房顫動的問題,除了服用藥物控制外,為了降低中風風險,也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未料返家休養3年後又中風。最後決定接受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解決心頭患。5.39.217.77; s8 q8 N4 m& N) U! V& o2 U
. m$ ]. G* k; O5 o% `2 X6 V公仔箱論壇大部分在中風後才被確診5.39.217.77/ ]' p5 q0 f8 B s; E! ~- O9 s' r
% E' \$ ~+ C3 z" b) I9 m- Q% Z2 D% L)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心房顫動來說,病人由於長期心臟不正常跳動,心跳忽快忽慢,心房在沒有有效的收縮下,約有九成的血塊都形成於大小如一隻手指的左心耳位置,血塊若掉落跟隨血液流入腦中,將阻塞腦血管導致腦中風。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蔡文欽醫師表示,有些心房顫動患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根本不知道自己心臟亂放電,大部分是在中風就醫後,才被確診。
, @2 L. d$ |$ o( J0 m9 ~5.39.217.77: m v& R- n# ?5 [% m% z* V: ^
抗凝血劑有潛藏的出血危機
& z8 @2 M' n9 V) Q* N6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 N2 E9 a" T+ }& [% e; Ctvb now,tvbnow,bttvb抗凝血劑是心房顫動治療的重要環節,用來預防血栓形成,但也帶來潛藏的出血危機。蔡文欽醫師表示,為了避免血塊形成,過去經常會讓心房顫動的患者服用抗凝血藥物,雖然藥物預防仍有一定再中風的風險,加上有部分病人面臨腦出血、腸胃道出血等問題,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往往造成臨床醫師處方上的困難。8 L$ a! B7 w9 H8 l3 E
8 o- @ P) |# J! C「吃了抗凝血藥物最怕的是不小心出血,停了藥又擔心中風、心肌梗塞。」方女士說,因為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若不慎撞到頭、割破皮膚,都容易血流不止,她曾經因為不小心跌倒撞到頭,3個月後才發現長期頭痛的原因,竟是顱內有大片的瘀血;有次她擅自主張停用抗凝血劑後,還引發心肌梗塞,搶救後所幸恢復良好沒有留下後遺症。公仔箱論壇# h1 m* `' L; W8 ?
( \* w+ j/ W3 @: G( Z5 itvb now,tvbnow,bttvb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解決心頭患
! M# f& o2 t/ o; g9 Z' y公仔箱論壇
: ]) ^5 v# w# n- ]' h+ Z( l: t2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生死關頭來回走了幾趟,方女士說,尤其在二次發生頸動脈中風,嚇得她再也不敢出遠門,「沒有明天」的感覺讓她整天都很鬱悶。最後,在蔡文欽醫師的建議下,讓她決定接受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解決心頭患,終於可以不必服藥即降低中風危險。5.39.217.774 ]2 v8 o7 S* q- {. ?
, X7 K1 u* a) S6 S0 B5 r' _
有血栓或左心耳構造特殊不適合手術
" g: I" C) B4 ]6 G* Y$ E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9 F. |7 i) _- e: s* u' `
心房顫動患者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蔡文欽醫師表示,若患者因身體因素不適合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服藥後療效不佳者,最建議進行「左心耳封堵術」;但本身已形成血栓,或是左心耳構造特殊者,則不適合施行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