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醫生,我瘦了

要減肥,談何容易!
6 x( y% a9 t3 ?* }' `公仔箱論壇1 m# p% L; l" b" y, I
想瘦而又當發現自己真的瘦了,當然非常興奮。然而,當自己體重下降得太快,又或莫名地下降,便要小心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p# p% L/ S; c; ^6 M9 q! ~
2 P3 j" `7 m2 s
四十來歲的黃小姐一日來到筆者診所,欲接種子宮頸癌預防針。作為家庭醫生,我們頗着重「機會性健康篩查」(Opportunistic Health Screening),打針前亦替黃小姐量血壓。她的血壓正常,但留意到脈搏頗快,達每分鐘114次之多(快而有規律),亦留意到她手心較暖,再向她頸部仔細望,見到她甲狀腺處隆起!
* B  B0 Z$ N- _, k8 ^) H5.39.217.77
! T% R9 |6 k  D! i8 j她伸直手時,有明顯手震。再追問她近來體重變化,她說:「好開心呀,呢一兩年瘦咗好多呀!」心跳雖快,但黃小姐沒有感到不適,只是覺得怕熱,胃口也好。向黃小姐分析她的症狀,筆者認為她患上「甲亢」(甲狀腺機能亢進)機會很大,而她也同意抽血檢查。果然,報告也證實她有甲亢,隨即施以治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W4 n9 i3 r

2 B6 M9 F3 @/ `公仔箱論壇未分化之病徵tvb now,tvbnow,bttvb4 o& D, Q' U6 y: D)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C6 P0 N, ]% B+ I5 o3 B8 a& m) b
較早前,又遇到另一個個案:方太留意到19歲女兒翠珊頸部前方隆起,已近半年,帶她到筆者診所求醫。翠珊其實早於年多前已有體重下降情況,雖然胃口很好,但於半年多之間便消瘦8公斤,不過之後便穩定下來,她倆也不以為意。追問下,翠珊也常感到心跳快、怕熱、多汗及有手震等情況。5.39.217.77  M+ Y+ G, B. B7 `* Q8 Q/ P

, `+ w& l( i& M; F( C5.39.217.77檢查下,她的甲狀腺腫大,脈搏達每分鐘102次,掌心暖和,有明顯手震,眼部沒有外突,而簡單血液檢查也確診她有甲亢。
/ Q0 R+ v: `3 @; s" d公仔箱論壇, i; f. e* ^0 z6 j! R. e
體重不尋常地下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訊號,背後可以有很多可能性。較常見和不可忽視的,除了甲亢、糖尿病外,也可以是結核菌感染,甚或各類癌病,亦可以是抑鬱症等等。
  i2 Y# m% M4 f9 ]/ I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q1 c* \+ l2 q* W( {
假若大家留意到自己體重莫名地下降,應該向哪些醫生求醫?若懷疑生腫瘤,是否直接去找腫瘤科?又或找腸胃科醫生照胃又照腸?若懷疑患上糖尿病,那當然去找糖尿科醫生驗身吧?但如果病人茫無頭緒時,又該如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x& N' J1 _! D' u# q. L1 o

$ u$ n) i5 c+ `4 P5 a% n& e公仔箱論壇作為市民在健康上的第一個接觸點──家庭醫生,絕對是市民有任何不適時求醫的第一站。正如筆者在此專欄分享過,家庭醫學着重較全面的知識培訓,好讓醫生對各專科範疇的常見病都有認識,正因此,市民有任何不適,不知道找哪一科醫生時,就要找家庭醫生了。
$ y+ t7 i0 k4 t6 [# U( G1 S, a5.39.217.77
* Z" |% h# H$ ?% R3 G' e5.39.217.77家庭醫生的天職,正正是要面對不同病者出現各種可能是「未分化之病徵」(Undifferentiated Symptoms)。此等病徵往往是模棱兩可,更可以有十多廿個可能。我們會運用所學、經驗,去作出最合適的臨床鑑斷,用不同技巧並施以適切的輔助檢查去確診病因。這樣病者可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及在較短時間內查找病因,對症下藥;對整個醫療系統來說,也可減少資源浪費,亦可避免對專科門診的過分依賴。公仔箱論壇4 K; K) ]/ P5 v; v
5.39.217.77$ m$ y+ L5 H: j' D6 r; Y3 v. m0 u
幾個診症任務tvb now,tvbnow,bttvb1 q! b$ a: k# p) V/ v

! b7 s' N/ Z1 K" E, R0 T; p2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早前留意到一篇報道(資料來源:《南華早報》2016年11月14日),當中提到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團隊訪問2000多名市民後,發現有近一成病人因負擔不起醫療費用而有病也不求醫!
4 \$ I) r6 x+ I% Q" ~tvb now,tvbnow,bttvb
, p2 r. O4 O" \  K% B, I+ f. R9 s當政府的政策是「沒有市民因為貧窮而得不到醫療服務」時,居然有這個發現,不單筆者感到意外,負責研究的團隊也感到錯愕!究其原因,據報道所述團隊負責人推測,其中可能是公營系統的長輪候時間,以及私家醫生收費不夠清晰使然。) T; d: ~6 K) {* q+ f0 Z8 g$ a3 k

: w9 k  r. c; H. Htvb now,tvbnow,bttvb其實長者有醫療券、流感疫苗注射資助、大腸癌篩查計劃;小童也有流感疫苗資助計劃等,透過使用這些服務,市民可以直接或間接(透過陪伴家人)去接觸、認識一些基層醫療/家庭醫生。當市民接觸這些家庭醫生時,其實便可了解他們的服務範圍、一般收費等,也可略知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感覺一下他們是否自己可選擇作下一次有不適時問症的醫生。
6 u9 G( Q& V4 E% U*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 F8 V) G" P1 M: \- q( R+ D- S4 b公仔箱論壇每一位受過培訓、熱愛家庭醫學的醫生都會珍惜每一個接觸病人的機會,並藉着簡短的接觸以達到幾個「診症任務」,包括處理病者帶來的醫學上不適/問題(Presenting Complaints)、處理病者素有的問題(On-going / Chronic Problems),以及視乎病者的年齡、性別及健康背景等而揀選合適的健康教育或作「機會性健康篩查」。筆者相信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家庭醫生!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