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控制高血壓 刻不容緩

台灣,約有475萬成人罹患高血壓,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教授說明,每4.5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而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沒有三高風險民眾的2.84、1.93及1.66倍,因此,高血壓的控制與治療刻不容緩。
9 r& f! T& E: T# O+ ~2 S5.39.217.775.39.217.774 m" O9 l: d6 t+ q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教授強調,華人地區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和收縮壓的數值呈現明顯正相關,只要收縮壓超過115毫米汞柱,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便隨之增加。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亞洲人也較西方人更為明顯,例如,同樣的血壓增加值,對亞洲人造成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均較高;而控制血壓後所得到的益處,亞洲人獲益也較多。+ D+ q% L& c  N9 U. |, b7 Z
5.39.217.77' o, S* E  b& n9 S
2017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指南主席江晨恩教授指出,過去幾年歐洲及美國的高血壓指南,均朝放寬血壓值的方向制定。例如2013年歐洲指南,將收縮壓的目標值放寬至一律140毫米汞柱以下;2014年美國指南,將60歲以上病人收縮壓目標值放寬到150毫米汞柱以下,這兩個指南在當時均造成了極大的困惑及爭議。但2015台灣高血壓指南仍堅持高危病患,例如冠心症、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壓在130毫米汞柱以下,同時獲得了日本及加拿大高血壓指南的支持。$ C. q6 |& E* n4 U5 ], w7 x; w# I

3 {2 V, J2 T: ?7 Q% k. [, k5.39.217.77江晨恩教授表示,有鑒於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召開專家論壇,制定「2017年血壓控制新標準」:「針對心血管患者、腎臟病患者及大於等於75歲的高齡患者,以AOBP測量的目標值應降到收縮壓120毫米汞柱以下。若是以傳統血壓測量,也應該降低到130毫米汞柱以下(大於等於75歲患者為小於140毫米汞柱以下)。」
+ Q' ?) S5 @# r' N( Q公仔箱論壇
+ m, J' A+ W) S9 R* A1 u& m! N公仔箱論壇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