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會因為肝臟反覆發炎及修復過程造成肝臟纖維化並逐漸變硬,但可能因沒有疼痛或症狀,抽血檢驗GOP、GPT等評估肝功能指數也可能正常,使病人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肝臟纖維化程度常是決定慢性肝病治療時機及方式的重要關鍵,柳營奇美醫院今年引進肝纖維掃描儀,可有效偵測肝臟纖維化程度,提高診斷準確性,讓醫師即時提供必要性的醫療。+ E9 _0 s# [( ~; t$ ]. r
^- C% A0 F6 x2 e$ S! k
肝臟是人體最大且無聲音的器官,由於沒有神經分布不會有痛覺,早期肝病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除急性猛爆性肝炎,慢性肝病常循著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三部曲逐漸演變,許多病人因發生黃疸、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或肝癌等末期併發症才就醫,但往往為時已晚。台灣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數高達一萬三千多人,高過因糖尿病及高血壓死亡比率。! ?) n' K$ x" n" \( ~7 G
公仔箱論壇. a: S( Q- D7 U! ]! g* F% D
柳奇胃腸肝膽科主任李佩倫醫師表示,肝病發生原因多,可分為病毒性、酒精性、藥物毒素性、新陳代謝異常性、自體免疫性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肝病,俗稱脂肪肝的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也日益攀升。
1 B# s2 C+ W t' C0 x5.39.217.77
' X- S# P/ b( O1 j! p* R5.39.217.77「你的肝看起來粗粗的」,這是在肝臟檢查時最常聽到醫師與病人的對話。李佩倫說,一般所稱「肝粗粗的」是指透過肝穿刺活組織檢查(俗稱肝切片)檢體組織有纖維化,可診斷肝臟發炎與纖維化程度,缺點是侵襲性、疼痛及出血風險,較不被病人接受,且若病人較肥胖或有脂肪肝,或取樣組織範圍較小,可能有取樣判讀誤差,診斷正確率可能會下降,也無法反覆性追蹤。 L X$ i( O) Z) b* T- f1 W
- R! i8 p1 M+ [# N# f, j: C4 _
雖然肝功能指數能有效偵測肝臟發炎,卻無法顯現肝臟纖維化程度;超音波對肝臟纖維化判斷有賴醫師經驗,但仍是主觀性判斷,臨床上常只能告訴病人「你的肝粗粗的,半年後再追蹤」,卻無法客觀明確顯示差異性,很多病患會覺得結果一樣而放棄追蹤。5 s' o9 v( v k' z: I) |
" d+ [& d6 I# D
李佩倫主任指出,肝纖維掃描儀是一種新的非侵入性檢查,藉由超音波探頭發射出的衝擊波,利用超音波穿越堅硬物質速度較快、穿越彈性物質速度較慢原理,以數值量化呈現肝臟纖維化程度,目前醫學界研究比對肝切片檢查有近九成準確率,病人只會感受到輕微震盪不會疼痛,也無出血風險,每次檢測時間五至十分鐘,臨床使用病人接受度高。
3 e7 U) d( l4 r9 Rtvb now,tvbnow,bttvb
9 e' D0 k( Q6 i2 Q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李佩倫建議有肝病民眾最好生活作息規律、清淡飲食、不熬夜、不抽菸酗酒、定期追蹤肝臟功能,了解纖維化程度,才能確實掌握病程。 公仔箱論壇( [: M. e6 h( F* f" l) p! x
; G4 |/ R3 [; x, [9 }! v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