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漏性皮膚炎 分油乾性

脂漏性皮膚炎是常見皮膚病,好發於皮脂腺豐富部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脂漏性皮膚炎有兩種,一種偏油性,稱為面游風,另一種偏乾性,稱為白屑風。
4 ~% v1 D( @- q* d5.39.217.770 T: `) N# @0 V0 x
陳醫師指出,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頭皮、眼皮、鼻側、耳後、胸部正中、腋下、陰部等部位,患者常見皮疹、皮膚發紅、黃色鱗屑,有時會結黃褐色厚痂,皮膚患處有點溼潤,有些人會癢,有些人不會癢,好發年齡從嬰幼兒至中年人皆有可能,性別比例上男性比女性還要多;成年患者頭部發病,這時頭皮屑會很多,嚴重者甚至會掉頭髮。tvb now,tvbnow,bttvb( S5 p- n  b: X/ P

& y6 [2 a2 P+ x! h# R. A/ t陳潮宗進一步指出,脂漏性皮膚炎又分兩種,偏油性患者除了皮屑之外,脫皮部位呈現紅腫潮溼,其他部位伴有痤瘡,病患通常火氣大,吃的比較油膩,有些病人會有便祕困擾,整體上多半是溼熱體質,治宜清熱利溼、涼血驅風。tvb now,tvbnow,bttvb7 I$ x% P* P0 X& f- ^( L* y9 W

# j! x5 e+ v/ p7 q" a0 Z偏乾性患者皮屑又多又厚,搔癢感十分明顯,但是脫皮部位略呈淡粉紅色,患處不會紅腫也不會潮溼,脫皮範圍比較大,治宜養血疏風。除了內治法,還可使用外治法加強療效。
; V8 b7 t6 D2 q0 C, Q4 }5.39.217.77
% U! |' Q( C& \9 ~- h6 jtvb now,tvbnow,bttvb平常還可使用中藥外敷方,可以殺菌,加速改善皮膚症狀。材料:苦參15克、王不留行15克、川椒15克、蒼耳子15克、透骨草15克、蛇床子15克、地膚子15克、地榆15克、明礬15克,做法:所有藥材泡水洗淨後放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5分鐘,放涼後塗在紗布或面膜紙,外敷於患處。        tvb now,tvbnow,bttvb2 {! z$ W0 @$ X

9 P$ R0 t: S% J0 D2 a公仔箱論壇
, E8 E9 W8 L/ B3 k+ j( y) J, Otvb now,tvbnow,bttvb( t/ U' }* k& M' X8 f' F9 H* j  i
" u4 {( h& ^8 H- ?# U# `! L* R

2 ?- S# o/ |. D公仔箱論壇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