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資料顯示,目前本地65歲或以上人士中,約有一成患有認知障礙症,人數約10萬人;隨着人口老化,到了2036年,患者將上升至28萬,可見對家庭及整體社會都將是沉重負擔。每提到認知障礙症,我們大多數先想到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其實血管性癡呆症(又稱多發梗塞性癡呆症,Vascular Dementia)亦不容忽視, 如能及早預防及診治,不只可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亦減輕家人的照顧壓力。tvb now,tvbnow,bttvb& m4 x1 l; z n6 p: X
公仔箱論壇. G8 D4 A; t" m2 `
認知障礙症可分為3大類型,最常見是阿爾茨海默氏症,第二常見為血管性癡呆症,約佔所有癡呆症個案20%至30%, 第三類則是其他癡呆症。由於血管性癡呆症的比率不低,所以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帶來的影響。
" E0 A* z& X! \1 q3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c! x2 X/ Y$ t$ t8 D. h& p# A- k
影響下肢活動能力5.39.217.77. P- ^2 E* U, O9 p+ n
, } J1 z: g5 B! C E" n血管性癡呆症可破壞具指揮功能的深層細胞,通常是破壞一些細小血管的區域;細小血管受破壞後,可令指揮的工作減慢,導致患者思想、分析或記憶能力減慢,難以進行複雜的計劃。血管性癡呆症屬於血管病變疾病,主要因為腦部的細小血管不斷受損或有阻塞,導致細胞死亡,情況就如引發多次輕微中風一樣;由於腦部某些部位的血液流量減少,導致大腦深皮層受損,而阻塞的位置並不明顯,所以初時對活動機能的影響並不嚴重,但活動能力會有階梯式下降跡象,患者的症狀時有好轉,但一段時間後就會持續下降。tvb now,tvbnow,bttvb6 B5 z4 I8 m! ?9 p( s _9 l
8 r& V( c8 a) Y4 u5.39.217.77患者受影響的活動範圍及嚴重性,視乎腦部受損的區域及程度而決定。血管性癡呆症特別影響患者下肢機能,令患者行動不便,初時容易跌倒,嚴重的或要使用輪椅生活或較容易失禁;此外,有可能連飲食、梳洗等自理能力都受影響,長遠需要家人特別照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y6 v+ U& b1 S( b
% [$ l: a/ B8 ^- |5.39.217.77阿爾茨海默氏症與血管性癡呆症,雖然同屬認知障礙症,但兩者症狀並不完全相同︰阿爾茨海默氏症主要影響腦部表皮層,患者不會喪失活動能力,但可能出現極端行為及妄想等徵狀:血管性癡呆症患者則較為沉靜,經常隱藏自己,性情也會較為沮喪,甚至對原本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 z& A! _0 ]7 s: Z8 C/ q4 S/ m3 O
8 h, V4 k" Z( Z5 y
此外,有別於血管性癡呆症病情的階梯式下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病情是斜線式下降的,患者病情不會時好時壞,而是每況愈下。若要診斷血管性癡呆症,可透過較高解像度的磁力共振檢查,便可清晰看到腦部深層血管有否被阻塞或曾經出現腦部中風,甚或腦部存有疤痕及壞死細胞。
8 @7 p0 G% C, A! M; h) n' @3 Y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8 T; z7 H6 k+ e, N. U, ~- s$ R& D
對喜愛事物失興趣
0 H0 x% j3 ?* n8 A, z; Z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D* z0 o6 v. a ]
曾有一位伯伯因記性突然變差,由家人陪同就醫。患者本來對旅遊興致勃勃,喜愛自訂行程,但家人發現他一下子對旅遊失卻興趣,且經常忘記親友名字。伯伯突然轉變的原因,是由於他策劃行程的技能及組織能力一下子喪失,難以處理複雜的計劃,例如把買機票及訂酒店的次序弄錯,以致失去自信,因而變得沮喪。tvb now,tvbnow,bttvb/ ^5 U4 I7 e! G+ }" S
公仔箱論壇. A2 {; q/ p4 g9 ~
伯伯本身有心臟病病歷,平日須要服藥,卻疏忽做定期檢查,不知有三高問題。經磁力共振檢查後,發現腦部深層血管有阻塞跡象。幸虧問題仍然輕微,病人立即糾正三高問題,一年後已能控制病情。
- B; c7 a( [8 m" c; i* j- n5.39.217.77tvb now,tvbnow,bttvb! s& \: [ z7 c8 ]$ ~; t5 {( _$ k$ l1 @
現時血管性癡呆症的治療方針是控制病情,保留依然存在的腦細胞,避免惡化。醫生通常以抗血小板藥物紓緩血管阻塞的情況;若病情已經影響活動能力,便需要接受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以保持關節的柔韌度、吞嚥、說話及自理的能力。由於損失了的腦細胞不可重生,因此現時流行用作治療老人癡呆症的儀器TMS(腦磁激療法),對血管性癡呆的功效不大。
w7 q* Q V: l- e# v0 }+ R( U& p# y5.39.217.77
7 \9 [$ ~3 o9 M) `, E' E [公仔箱論壇血管性疾病與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息息相關,亦有研究顯示,本身有血管疾病的患者,患上癡呆症的風險會較大。因此,若能控制三高,有助減少血管阻塞;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若用他汀類藥物把膽固醇降至較低水平,可同時降低阿爾茨海默氏症及血管性癡呆症的風險。長者應減少進食脂肪類食物,日常飲食應以少甜少油作為原則。消遣活動方面,多參與有助腦筋轉動的活動如打麻將,及保持社交能力亦可令腦筋靈活。tvb now,tvbnow,bttvb% C( b2 F- e, b, g8 e+ }8 G8 D
( I8 M* I* g/ j; K6 W
) J* P0 B0 Y! c3 T) K: V7 Y
公仔箱論壇1 ?% i, V% h2 K3 E* a. ` N/ v
腦小血管病變 癡呆先兆
( {0 Z; v2 g+ `8 {' p) M7 A* d$ r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H- a# P4 s: }' j
腦小血管病變乃血管性癡呆的前身,發病時間可經歷10年之久,若能及早在這階段發現病情,並改善健康狀況如扭轉三高局面,定時接受檢查,便可以減低惡化的風險。現時血管性癡呆症患者一般為70歲或以上的長者,然而有三高問題及年滿60歲的人士,亦應按醫生指示,定期做磁力共振檢查,防患未然;若腦部沒有細小血管異常的變化,則不必頻密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