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別為了「面子」而失了「裡子」~~~~

在一次內部會議中,一個部門在報告未來的一項專案,大體上規畫還算嚴謹,但在資料蒐集和市場推估上,卻犯了一些錯誤。
' K# O" ?. G) J4 c, C) W& r: T5.39.217.77雖然對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可是這卻是危險的,因為邏輯上的錯誤。如果不糾正,很可能在別的案子會犯下致命的錯誤,所以我毫不保留地指出錯誤,並花了很長的時間說明如何做邏輯思考、如何做科學化的分析。

, x, X" {9 E! [$ Y+ [5.39.217.77
" ^( K6 c4 R- b) j! {這位主管不斷地解釋他為什麼這樣想、這樣做,我看得出來,在眾人面前,被主管指出錯誤,他非常沮喪,也完全不能接受,「面子」掛不住,幾乎讓他無法理性地聽我分析,自顧自地為他的「面子」奮戰。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c* O& J" S8 V! h2 X
公仔箱論壇; }9 l$ y* x8 [# ?3 O& t, P: N; H
這當然是很不愉快的經驗,我在會議結束時再一次重申,這是觀念溝通、創意發想和經驗分享會,不是工作檢討會,我們應該放開胸懷、廣納意見。面對別人提出的建議或者是缺點的修正,我們應該帶著「聞過則喜」的態度,用開闊的胸襟,接納和自己不同的想法,或是承認別人的想法是「更佳的方案」。
tvb now,tvbnow,bttvb2 e; W5 a1 P3 Q4 A6 a. @5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F8 c3 A9 w# }% G9 w/ R
最後我還要求大家給這個部門鼓掌,因為他們,讓我們看到這種錯誤,也有機會徹底討論這種錯誤的原因及防止錯誤的方法。
  m3 t3 [; a0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H$ y2 ]' v* ?4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很清楚,一切的癥結都因「面子」而起,大庭廣眾之下,被糾正錯誤,情何以堪。當眾出醜的情緒,會讓一個人無地自容,會讓一個人不知所措,會讓一個人死不認錯,更會讓一個人永遠無法改變錯誤,學習成長。

9 ~% `8 q: x2 N: e' O5 d% `0 M; j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I. A$ @7 T4 P- b/ Q2 x
每個人都願意學習,也渴望學習,因為學習是成長的開始,學習創造了學識能力,也成就了每一個人的實力,實力是每一個人的「裡子」,也是每個人真正能掌握的籌碼,有實力、有裡子的人,悠遊自在,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5 a+ B" A0 i. g; t$ Y& i8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E0 u3 I! N問題是大多數人在得到實力與「裡子」之前,還要先過「面子」這一關。許多不完全有實力的人,因為害怕被人看破,所以會極力維護自己的「面子」,就算自己有所不足、實力不足,只要別人不知道、別人不發覺,他們就可以維持表面的「面子」,假裝自己有「裡子」。

. G, x7 ?7 O: t9 y/ |公仔箱論壇
' {2 _) G% x' ]公仔箱論壇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5.39.217.773 d" c* Y9 r0 D7 }1 u4 T( O1 J

6 Z/ d! \4 E1 `; @. A  u公仔箱論壇犯錯雖然可以讓人學習成長,但前提是我們要知錯、認錯,然後針對錯誤、不足,去強化補強。

+ l" _0 W1 J/ B0 S3 B& p5.39.217.77; W% }4 O5 k0 K; f6 E& n
面對錯誤、面對別人的建議提醒,因為「面子」而找尋各種理由、藉口,不肯面對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就無法心平氣和地真正展開學習。

) g, e; R% U9 t  m- {/ K公仔箱論壇
3 X6 U& \- _. j9 j7 O公仔箱論壇只會擁有類似「國王的新衣」的面子,永遠無法真正擁有「裡子」。
5.39.217.774 E& E0 w8 o: L
5.39.217.77; C4 q: Y7 |( Q0 e8 j! E4 [
我發覺「面子」是我們陷入拒絕學習與停滯學習的原因,「面子」也會讓所有的良師益友遠離,因為講真話、提醒、給建議會得罪愛面子的人。

* @0 k! V  e; H9 |8 i* ~tvb now,tvbnow,bttvb$ d% \9 S9 Y% a1 G
除非自己能放下面子、不愛面子,才能真正擁有「裡子」,啟動快速成長與學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