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臟病的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以冠心病為例,目前通波仔手術的成功率較以往的高,讓不少須要動手術的心臟病病人安心。然而,仍然有不少病人發現自己有心臟病時已經因搶救不及而死亡,本港一年就有約50名年輕病人因突發心臟病而死亡的。其實這亦有可能是因為隱性心臟病作怪,若沒有定期進行心臟檢查的話,一般是難以察覺的。
0 L" c, {1 j+ Q4 T: r9 |tvb now,tvbnow,bttvb
$ J. }* X. q! e3 J! h: W6 _5.39.217.77心臟病常見的病徵包括昏厥、氣喘、心跳異常、心絞痛、和雙腳水腫等,而隱性心臟病的患者一般沒有上述明顯的病徵,但卻有機會受到誘因而觸發心臟病病發的發生,嚴重的更會突然猝死。單靠留意有沒有徵狀難以發現隱性心臟病,因此35歲以上的市民應定期進行心臟檢查,尤其一些有心臟病高危因素的人士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有吸煙習慣等。" V& Q0 q# n8 d1 [-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K8 m$ k( k6 T; b: {
除了一般血糖和膽固醇檢查外,運動心電圖或心臟血管掃描都是一些常見的心臟檢查工具。運動心電圖可偵測及記錄心臟的節律、心電活動以判斷檢查者是否有心臟問題,檢查者須在電動斜板上進行跑步運動,斜板的速度會定時加速及加斜度,增加心臟負擔和血氧需求,令心電圖出現變化,從而幫助醫生作診斷。
+ _- o$ E6 u( L0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 y, u; E# ]& p4 W2 X, w
至於心臟血管掃描則可更清晰地觀察心臟血管的生長位置是否有誤,又或是找出血管栓塞的位置;檢查者在注射顯影劑後,只須屏息呼吸六至八秒,便可計算出心臟及冠狀血管的影像,助醫生診斷受檢者是否患有心臟病。tvb now,tvbnow,bttvb: f- B9 q/ c# _7 ], V
6 ^! A7 g% |1 f1 }; h* o) w3 j5.39.217.77部分隱性心臟病都是日積月累的形成並逐步惡化,只是病人自身不察覺而已。雖然目前很多社區和商場都設有心臟除顫器,為突發心臟病病人進行即時的搶救,但始終預防勝於治療,改善並建立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如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適量地進行帶氧運動、戒煙等都有助減低心臟病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