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判形勢失警惕 心生麻痹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N( z: f/ a0 s6 k+ {! L
D+ r9 w1 B2 [1 Q1 F2 l
5.39.217.77( c2 a# z9 ]3 B( O% N
日本出兵山東,意在干涉國民政府北伐。但是,對於日本這一再明顯不過的戰略意圖,蔣介石一時之間卻難以辨明。尤其是日方的干涉將至何種程度?日軍與國民革命軍之間是否會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對此,蔣與整個國民黨政府都全無把握。
: ~3 s4 Y% s- j) d. G
1 l: q3 j( A3 r2 Otvb now,tvbnow,bttvb4月27日,蔣介石致電時任上海兵工廠廠長的張群,要求後者作為他的私人代表赴日交涉。在電文中,他令張當面詢問日本首相田中,「出兵目的究竟何求?及究為何耶?」並「請其切實明言,勿隱瞞」。
2 E. }$ O7 g0 r; `( J: c# l4 L& V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R; F! H; \8 _5 J% f
同時,他還讓張暗示日方,只要其不阻礙北伐,他可以承諾,包括「投資招商與漢冶萍等當無問題,即其在華既約之權利,亦必如常保護」。澎湃新聞指,在還未弄清日本出兵目的的情況下,蔣就急於讓步,既可見其擔心事態擴大,避戰心切,同時也說明他對日方侵略的本質認識不清,心存僥倖。國民革命軍的言行受到了一定的約束,但他們在濟南城內的軍事行動並未停止。tvb now,tvbnow,bttvb' d& P( Z0 t9 R7 |9 M+ n
+ c" o7 ^8 ~6 y0 B% Q: |tvb now,tvbnow,bttvb在與日方的交涉中,蔣所提出的條件也不乏強硬。4月30日,他致電張群,要求後者向日方提出三點要求,包括:山東急速撤兵;不助奉張,且逼奉張下野;不許奉軍退出關外及關東收容奉軍。5月2日,蔣介石本人抵達濟南城。先遣進佔濟南,時任第一集團軍第三軍團總指揮、第四十軍軍長的賀耀祖特別提醒他注意雙發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據賀的回憶,蔣聽完之後「竟泰然處之」,並告訴他「日本參謀本部派有佐佐木中佐,作為聯絡參謀和總司令部同車到來,已令其向日軍司令部交涉,撤除阻礙交通工事」。日軍所製造出來的「友善」假像,讓蔣介石喪失了警惕,心生麻痹。
* `2 B8 M+ d/ V+ @: q& Q2 }1 ?公仔箱論壇
, ?+ Z8 Z( S- F" L* K7 I. x: i5.39.217.77由於誤判,蔣介石與國民政府在濟案發生前所採取的各種措施,都是以避戰為主要目的,而對於一旦局勢失控,戰事無可避免的情況,則幾乎毫無準備。未能準確的判斷,乃至誤判日方的戰略意圖,卻又不於事先做最壞打算,只知一味的妥協讓步,蔣的僥倖之心可見一斑。
6 b# i, j8 R( G5 vtvb now,tvbnow,bttvb
: O7 t$ ]- V# A) D0 T4 B濟南慘案發生之初,蔣介石十分希望能在短期內就地解決,以減少對北伐的負面影響。為此,他先後派出了黃郛、張群、王正廷、殷汝耕、熊式輝、羅家倫、何成浚、蔣作賓等多人次與日方進行交涉。蔣本人是對日交涉的決策中樞。長期以來,蔣介石一直因其在處理濟南事件時的對日妥協而飽受詬病。但單從蔣主持的對日交涉來看,他並未讓對方占到太多的便宜,日方意圖通過武力逼迫他屈服的企圖未能實現。頂住了日方武力威脅,沒有接受日軍開出的苛刻條件,從而為日後濟南事件轉由外交解決打下較良好基礎,這正是蔣介石在濟南事件對日決策過程中最主要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