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駱慧雯/報導5.39.217.77 n4 l3 z: Z6 M6 H) s
* z7 r9 }% r' U0 O4 N Ttvb now,tvbnow,bttvb1名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在短短一周內,雙腿由原本的輕微疼痛,惡化為無力、癱軟,甚至沒辦法走路、大小便失禁,緊急就醫發現是脊椎腫瘤壓迫神經。醫師表示,影響到脊椎骨的腫瘤大多數是轉移性腫瘤,而男子是淋巴癌的轉移腫瘤,所幸發現得早,目前在切除手術和癌症等相關治療中獲得控制。
" H6 p0 ^; @. I( f4 k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 r/ T. G4 h

! ^/ _# l9 R4 o'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注射顯影劑後的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位於胸椎第4、5節處(紅圈處)。2 K: v: ]3 Q3 C
+ m/ X* q# c+ T
這名患者被父母送進急診室時,雙下肢僅能稍微動一下腳趾或抽動肌肉,已無法有效動作,在排除單側癱瘓的中風可能性後,急診醫師先緊急給予施打治療急性肌無力的類固醇,隨後會診神經內科醫師進行神經理學檢查和核磁共振影像,確認在胸椎第4、5節有一惡性腫瘤壓迫脊髓神經,趕緊安排開刀切除腫瘤。腫瘤病理切片報告證實是淋巴癌的轉移腫瘤,
7 u; K U% P5 C: }6 K3 e& D. x O: \公仔箱論壇$ u2 Z7 j3 i; w' _( Y
腫瘤壓迫脊椎神經 病症惡化速度快
i8 O5 M9 n+ F7 F/ N; w& K
% W5 P9 [ a1 w) J9 c5.39.217.77執刀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郭岱宗表示,人體脊椎位置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及尾椎,脊椎除了支撐體重、維持身體平衡外,更利用椎體結構保護神經及血管。當脊椎產生腫瘤,破壞脊椎結構造成神經壓迫,就會影響人體感覺、運動、自主等神經系統功能,壓到運動神經就會肢體癱軟,壓到自主神經則出現大小便無力,沒有及早治療,不但可能失能,還會有生命危險。
0 b( R8 Y8 `1 l5 Q# K4 z3 Btvb now,tvbnow,bttvb( {0 W1 i+ s5 {+ g/ S
當腫瘤不斷增生對脊髓及神經根造成壓迫,常使病患劇烈疼痛、感覺減退,甚至肢體癱瘓,神經受到壓迫與侵犯的症狀,需盡快開刀,以避免造成神經缺損。與常見肌肉發炎疼痛的不同之處,在於肌肉疼痛可能會隨著姿勢改變或休息而減緩或好轉,但神經損傷常常是短期內快速惡化,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7 |% H, ]. q& k
! D8 ], A0 n+ ?1 ^0 s* m# Utvb now,tvbnow,bttvb
5 m/ U4 K# `9 t4 |+ |- s& Xtvb now,tvbnow,bttvb當脊椎產生腫瘤,破壞脊椎結構造成神經壓迫,若壓到運動神經就會肢體癱軟。公仔箱論壇- T! C" u4 K7 t2 J. V6 [( \8 b
( t' ~' x7 `) A. Y0 O) G. Y
脊椎腫瘤 轉移性多於原發性,惡性多於良性! f/ g3 v: \) g9 c
$ j3 l) F0 u! W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轉移性脊椎腫瘤比原發性脊椎腫瘤常見,且惡性多過良性。郭岱宗醫師表示,過去曾有文獻指出,有超過1/5的癌症,一開始被發現時並非原發部位,反而出現在脊椎轉移,而國人好發的肺癌、乳癌、攝護腺癌、淋巴癌等癌症,經血液遠端轉移到脊椎的機率都很高,因為人體軀幹骨骼部位的血液豐富、流速卻相對緩慢,正好讓癌細胞經過此處容易聚集,符合癌細胞生存的條件。
. {5 f( c* e# I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0 r1 s. G/ d2 ^2 g' e; b
肢體麻痛別急著推拿復健 先找醫師正確診斷
9 C# P$ `1 w, D+ l
' a" U5 g- y3 T, Ktvb now,tvbnow,bttvb國人如果出現肩頸疼痛、腰痠背痛、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炎等症狀,常先透過民俗療法推拿、整骨,或是直接進行復健。郭岱宗醫師提醒,若沒有經過正確診斷就貿然調整脊椎骨骼,容易因過程中扭轉幅度過大、施力過大等,造成骨折、中風、肢體癱瘓等骨骼肌肉神經傷害,除了身體承受二次傷害,更可能延誤治療。
5 ^5 N# s2 E) g1 r0 k+ ~3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X0 E5 _0 w2 {, s+ I- _' R公仔箱論壇醫師呼籲,民眾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疼痛、無力、異常腫塊,最好還是先就醫確認問題,才能避免延誤病情及早確認病灶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