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頸痛可以源於不同起因:頸部的左右旋轉活動主要是由頸脊椎上部第一和第二節頸椎之間的(c1/c2)關節負責,至於第二和第三節頸椎之間的(c2/c3)關節,就正正處於頸脊椎上部與下部之間,令頸部活動能夠協調地、順暢地運作。(c2/c3)關節亦很容易出現功能性關節毛病,又被稱為脊骨錯位。當(c2/c3)關節出現脊骨錯位時,可能出現後枕痛、頸部胸鎖乳突肌痛楚、呼吸吞嚥困難和胸口痛等徵狀。原因是第三條頸脊骨神經除負責後枕的感覺外,還與胸鎖乳突肌及膈神經有直接聯繫。7 |, D- P) F" Y/ z k- _
3 S- c: e* s, m
另一後頸痛起因可能是,後頸部交感神經症候群也稱作巴劉氏症候群(Barre-Lieou syndrome),為位於頸後的交感神經因受傷造成功能異常,導致一連串的症狀如頭後枕部疼痛、頭移動時眼顫、耳痛耳鳴、視力模糊、眼睛疼脹麻痛等現象,特別容易在頸部受傷後(頸椎揮鞭症)、特定姿勢或頸椎牽引治療時。
9 u, [+ `7 O0 _7 X2 n, Atvb now,tvbnow,bttvb
# U9 R! j1 l) e' Ktvb now,tvbnow,bttvb患者會出現頭顏面或後頸、耳朵部位的麻脹疼痛,以及頭暈、耳鳴、聲音沙啞或無法大聲說話,因頸部疼痛引起的肌肉疲勞無力、鼻塞充血感、眼睛深部或眼球後面的疼痛。8 J F" S. W! D+ P' X5 ?) ^
tvb now,tvbnow,bttvb5 ?/ h# ~9 w+ Y X7 E( Q& d
發生的原因可能是頸部生理性彎曲弧度不足,或先前有頸部過度負重、頸椎退化症或頸部撞擊造成的揮鞭症等不穩定、上頸椎關節半脫位狀況,引起頸部脊椎排列結構的不對稱,或者是頸椎脊側肌肉的保護性收縮,壓迫到相鄰的交感神經,引起過度敏感所致。tvb now,tvbnow,bttvb- z1 x( E( D" z# C' W. `4 c# N. o
5.39.217.77# m2 n% f' d; V9 B- A P
診斷治療可透過身體理學檢查、肌電神經檢查、交感神經功能檢查、磁力共振神經攝影等確診。物理儀器治療上,可運用遠紅外線、低能量雷射、頸椎手法鬆動術。
( @/ P! M5 h, J8 B1 N! f公仔箱論壇
5 Q! z# l# [' i6 ^- F- K* N6 t6 h! ^在復健運動方面,可以做頸部及上肩背部的伸展運動,以回復頸椎的正常彎曲度。治療期間可穿戴頸圈以保持正確姿勢,避免再次牽拉使交感神經受傷。平常姿勢要注意,脖子應往下往後收,避免長期伸頸的姿勢,要將頭部重心內收在身體重心的鉛垂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