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 「從豪情滿滿到鐵石心腸」1 M" ?6 O- Z% w2 G- z3 W
V& d) q. e* P) g, q+ X" z- P. |: q1 ~* h5.39.217.77
$ M- K4 j2 M- }( u* X% Z! r) A1 V q, A4 J, ?
: t2 F- [& r: w4 {" Atvb now,tvbnow,bttvb
) C$ [0 E* ?, y1 T @! u在醫院各科室中,兒科急診醫生被公認為「壓力最大」。有兒科醫生甚至一聽說第二天要去急診上班,此前一晚焦慮得整夜睡不着。越秀區一家老牌三甲醫院規定,40歲以下、未評上副高職稱的兒科醫生每年要有一半時間到急診輪轉。該院兒科主任表示,不少同事在高強度、高壓力狀態下,熬到四十歲,再也受不了到急診上夜班,寧可申請調去醫院的輔助科室。8 h' K0 n3 k. i
8 J, ]7 f7 T6 n/ v2 p5.39.217.77彩虹育兒微信號截取了一位兒科醫生的真實朋友圈,從中可以看出一名兒科醫生從初入兒科時候的豪情滿滿到迷茫到現在的鐵石心腸的轉變。% j; f- s: n# T L/ s
+ D9 U/ t# T; H6 K3 c( |. V公仔箱論壇2014年3月1日初入兒科,這位豪情滿滿兒科醫生覺得「孩子們都是天使,哪怕我見到的都是生著病,或者哭鬧或者沒精打採的孩子,依然覺得他們無比爛漫可愛」。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累得要在病人散去後坐一會兒才能回過神來脫下白大褂,可第二天,我又能滿血復活」。tvb now,tvbnow,bttvb3 ~4 V \# s2 W2 s- y
2 h+ Q" ` Y3 s/ A; M: o' B
此後的日子裏一個又一個夜班,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每一位患兒後面,都是一群焦灼的家長,七嘴八舌地陳述病情、爭相提問……。」這名醫生感歎,「我真的覺得累了,腦子都不轉了」。
2 l' e1 r, y3 E5 j: o+ }5.39.217.77
% }* j3 v+ i! ^" Y: n2015年的年頭,「年輕的班長勞累過度,心梗猝死」,讓這名醫生對前景產生了迷茫。「兒科醫生的生存環境似乎並不見改善,反而越來越惡劣了。家長們都太寶貝自己的寶貝,對醫生既不完全信任,又要求立刻治癒,立竿見影……若有不滿,修養好些的抬高聲調,修養差的直接開罵甚至拳腳相加……我們科室門口都配備了保安,以防萬一。呵呵,只有苦笑。」
, }7 e6 a; s; Q1 g! r- B5.39.217.77
! G! z8 W3 C$ j1 ?tvb now,tvbnow,bttvb接下來的日子裏,她形容自己「越來越專業,看病越來越俐落,談論病情口氣越來越冷靜。」
7 B1 Y( y7 Y4 q/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3 r5 }1 c: }4 C2 P4 b
她在朋友圈感歎,「同時我們又如履薄冰——因為多數患兒起病急,病情變化快,我們稍有疏忽,就容易出事——我們在快速與細緻中,小心翼翼地走着獨木橋,求得平衡。」「我們告誡自己,又互相勸慰——要「鐵石心腸」,不要為病患所動,不能為指責生氣,更別因受到的委屈而難過,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但終究,人心還是肉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