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擴張無序穢物成片惡臭揚米發黑一捏就碎 洞庭湖區打口井「幾十米都是豬尿」
+ S; J- L* P1 V/ | % b' V" a9 K" u! U, H5 V" r/ |
9 h; o8 I/ m9 Q' e+ y$ d- e
4 q; O3 L- d* x6 b j. F/ L
曾經「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的洞庭湖,如今許多地方竟是豬糞處處,穢物成片,惡臭遠揚;污水灌溉長出來的稻米發黑,一捏就碎,當地打口井下去,幾十米都是豬尿。
8 ~, m6 w) g7 i. W1 A' F5.39.217.77
- p2 X2 X1 ^5 W- r! w6 w: D在洞庭湖區的臨澧縣柏枝鄉,一個大型養豬場正將棕黑色污水源源不斷排到廠區外的池塘內,池中淤積大量黑色污染物,儼然成為大片污水晾曬池。池塘周邊若干溝渠與外界水系相連,污水隨之流出最後匯入澧水進入洞庭湖。8 s( g n, b: t) y+ p8 M
$ a; R$ C" q3 g% l$ ] L5.39.217.77村民沈文兵透露,這家公司的豬場建成後,水庫裏的水就不能再飲用,用來灌溉長出來的米都發黑,一捏就粉碎。養豬場排污池幾百米外就可聞見惡臭,還滋生了大量蚊蟲,夏天只要一開門蚊子就黑壓壓撲面而來。tvb now,tvbnow,bttvb( l2 x+ m, \4 W0 p# O
% \! j; L8 j. R; J, X" F% Q類似的規模化養豬場在洞庭湖區比比皆是。《半月談》報道,從嶽陽、益陽、常德的畜牧水產部門瞭解到的信息是,洞庭湖區周邊密布著20多個養豬大縣,沿湖三市規模以上(年出欄500頭)養豬場均有1500家左右,規模以下的更是數量驚人。
% c' u9 }' g7 p: b# ?4 z) h+ K
5 z D# r* J6 B, V/ dtvb now,tvbnow,bttvb隨着當地生豬規模的不斷擴大,污染問題日益嚴峻。「過去是千家萬戶養殖,豬糞可以用來做肥料自行消化,現在集中養殖,相應處理措施卻跟不上,由此帶來的污染十分嚴重。」常德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副調研員楊立平說。
1 u/ L0 t8 M, b0 _, p3 H) v; l5.39.217.77
5 _# k. k$ B- f2 ?6 a+ W h: g公仔箱論壇生豬調出大縣嶽陽縣畜牧水產局副局長王麒麟算了一筆賬,以一個年存欄600頭的養豬場為例,每天污水要排放70噸到150噸,那麼一個萬頭豬場,排污量相當於2.5萬人的排污量。由此推算,湖區養殖業的排污總量遠超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之和。
4 g0 o/ E% r2 P Q9 ztvb now,tvbnow,bttvb5 n4 S0 j4 U+ K% E" l
無序擴張的規模養豬給洞庭湖區造成了沉重的環保壓力。據湖區多地的環保部門介紹,近年來養殖業污染佔據民眾投訴量的近一半。在嶽陽市一個生豬養殖大鎮,居民打井下去,幾十米都是豬尿。" E: B/ B' l' R4 \! H. s
, ?; u, i |) D1 ?公仔箱論壇大量投肥 水體富營養化
/ |" l" C) Q" x, j5.39.217.77
) k5 a6 U* A4 H除了生豬養殖之外,湖區水產養殖污染形勢同樣嚴峻。在湖區,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養殖水面,小的幾十畝,大的上萬畝;僅常德市,養殖水面就達150萬畝。
. r9 z; P6 D' P' T" C! rtvb now,tvbnow,bttvb
, F/ v$ k8 y$ f6 ~) A5.39.217.77為了追求產量,自1980年代起,湖區養殖戶們就採取了向水體投肥的養殖模式,近年來愈演愈烈,高峰時每畝水面的年投肥量接近500公斤。大量的投肥導致湖區水體富營養化,而這些氨氮嚴重超標的廢水,幾乎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最終都流入洞庭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