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變化幅度超過一定數值系統不能識別 企業考勤花樣多體重打卡最另類
3 n1 M: e/ P) n# L$ C$ R& v5.39.217.77
$ f7 S2 }% {6 Y# R7 Y4 p5 d
& p! U$ }0 S' a8 B( I公仔箱論壇
P7 F3 y- S& Z; Y針孔打卡、指紋打卡等考勤方式已經不新了,要求更嚴苛的考勤方式正在興起,依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考勤方式變得更為豐富。企業考勤,現在以wifi、微信、刷臉,甚至用體重等方式打卡都出現了,但人力資源專家提醒,無論方式如何與時俱進,舉措都應該人性化並注意員工情緒。公仔箱論壇( x# W% O& a# B* \0 b
5.39.217.77/ n! R* [# |6 U H- {( O" C
在外貿公司上班的周小姐,乘巴士再換地鐵,在上班時間前十分鐘到達公司,她沒有像往常急着趕上樓去打卡,而是掏出手機,登錄微信打卡,不再因為排隊打卡遲到而發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2 p, v+ g8 r. r# U6 l% i
3 H, j$ A9 W# ?* s% s2 G- Ptvb now,tvbnow,bttvb時下最熱門的考勤方式莫過於企業wifi了,據悉,這種考勤方式需要企業定製wifi,員工只要踏入企業wifi覆蓋範圍,連接上企業定製的wifi,再登上指定APP,就能即刻完成打卡。《紹興縣報》報道,「只要準時到達公司,完成打卡是分分鐘的事,再也不用因為排隊打卡遲到而發愁了。」上班族吳先生說,他們公司的考勤方式今年6月起已改為wifi打卡。
' }2 g7 [* m/ x9 L7 {& [* w) p公仔箱論壇
* `) c) \1 J7 {% s$ V/ _* {5 Gtvb now,tvbnow,bttvb此外,通過微信企業號來完成的微信考勤也為許多企業採用。一個手機號綁定一個微信,考勤帳號也是通過手機號碼與微信帳號進行匹配。這樣,一個手機號、一個微信、一個工作帳戶形成了「一對一對一」的綁定關係。另外,微信考勤還會利用GPS顯示出考勤者的地理位置,即使在外出差,也能準確無誤地完成打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k e, W/ Q+ x) X
8 t o) K$ m8 h/ C& `, O3 K! f) V5.39.217.77據悉,杭州濱江區的主要道路上今後會試點安裝人臉識別考勤系統,屆時環衞工人掃地考勤,「刷臉」就可以了。還有一些企業也會選用「不走尋常路」的另類方式,稱體重打卡堪稱另類之首。據瞭解,用上這種打卡方式,員工上班需要通過一道「體重門」,如果體重變化幅度超過了一定數量,系統不能識別,員工就有可能被門關住,需要找別的同事才能領走,而「體重門」規定體重資料可以上下浮動30斤。
# G# E& g$ Q4 i3 }6 G, v.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4 r( I$ [3 {! h1 }9 e
指定照片 讓人哭笑不得7 A, }! Z9 q- z$ Q- l- J
+ `1 }; P/ {& a, b: E2 m- |+ X" `5.39.217.77指定照片考勤的方式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每天一到考勤的時間,辦公室簡直變成了自拍室,所有人都在用指定的姿勢拍照。」在一家私企工作的小陳說,「不過由於每天的姿勢都是臨時通知的,並且要求以辦公室為背景,所以根本無法作弊。」
4 k) y8 |( C2 T& ?5 X
& r- b/ F% e' ^8 K6 Mtvb now,tvbnow,bttvb考勤的方式不斷變化更新,直接影響到的便是企業的員工和管理部門。顯然,對管理層來說,操作簡便快捷又實用。
: K( n. f8 h( ?" i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Q6 z4 @: T; y! b
而員工的看法則褒貶不一。「自從用了企業wifi打卡,省去了很多排隊打卡的時間,很方便。」周小姐說,「但是另一方面,公司也通過這個考勤系統來發佈通知,於是,我要每時每刻握着手機,生怕錯過甚麼訊息,工作時注意力都分散了。」
# ~3 J& s2 _6 p+ y/ v* |. n+ e# h0 j
還有員工表示,用企業wifi打卡或是微信考勤,每次打卡都會顯示時間、地點,員工被移動辦公即時資料定位,「感覺人身自由都受到了限制。」
6 S* A( j$ A8 \8 z% F% I0 ?5.39.217.77
9 J+ k& d$ i* @6 x; r公仔箱論壇「打卡簽到確實是行之有效的人事管理手段,但企業也要照顧員工的情緒。企業可以在實行打卡制度的同時,採取更多的人性化舉措,比如獎勵、遲到豁免等措施,以此調節員工對打卡考勤的對立情緒。」有人力資源專家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