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近年積極拆解肺癌,大大增加了對它的了解,現已能採取「高度個人化治療」方案,令治療成效明顯提升。5.39.217.773 t" ^; u8 E r0 Y: B
肺癌的病徵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初期可能全無病徵,因此約七成患者均是於晚期發現。56歲的蔡先生便是其中一個例子。7 ? W. h4 {3 Y0 g, j
他一直於沙塵滾滾的地盤工作,而且有吸煙習慣,一直都有少許咳嗽、痰多的問題。約年半前,這些病徵加劇,他未有為意,直至後來咳血,他才在太太的催促下求醫。檢查之後,赫然發現他患有晚期肺癌,已擴散至骨骼、淋巴等。6 f6 J: N' L% z' ` s1 F) D
上文提的「個人化」概念,其實是指治療癌症前,先用各種方法了解腫瘤的特性,將腫瘤分類,以作出針對性的治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以提高治療成效。最早的分類主要是以細胞形態區分,近年隨着基因醫學的普及,我們已能以腫瘤的基因作出分類。在香港,三至四成患者出現一種EGFR基因突變,尤其常見於腺性肺癌、女性患者及非吸煙者身上。蔡先生這類病人有EGFR突變的情況是較少見的。
) ?! z4 _) y( G- \; S5.39.217.77在沒有「個人化」概念的年代,醫學界採用的藥物只有化療,沒有針對性,但現時的情況已大大不同。約數年前開始,醫生開始安排患者接受腫瘤基因測試,若發現患者所患的是EGFR基因突變肺癌,便會採用抑制EGFR受體的標靶藥物,有助提升療效之餘,也能避免承受化療的副作用。近年,標靶藥物的成效持續提升,醫學界研發出新一代針對EGFR及多種導致癌變的ErbB受體家族的肺癌標靶藥物「阿法替尼」,它附在腫瘤受體上之後,便不會掉落,令藥效較舊一代的標靶藥物持久得多。
" c0 h4 t0 n+ W1 S/ ?* s5.39.217.77此外,醫學界更在EGFR基因突變的個案當中,再作仔細分類,其中若患者出現「Deletion 19」的突變,若能採用「阿法替尼」, 患者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延長多達60至70%。蔡先生的腫瘤帶有「Deletion 19」的突變,他服用了「阿法替尼」後,病情改善,腫瘤持續縮小,大部分病徵也消失。
, Q4 p! x' ]6 B1 I+ G( C( Y5.39.2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