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國為全球最具競爭力新興經濟體


9 u( F: |4 H9 B3 z- I. X( q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 x2 o' x: U" G
8 Z- b; {- m+ |5 E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今天發佈的《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新加坡、美國、德國、荷蘭、日本、中國香港、芬蘭、瑞典和英國成為全球十大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中國排名第28位,再次成為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中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4 u% P$ }, `5 i; u5.39.217.77
4 D: D2 v% ?3 l) A9 R0 S! S' q% |  報告顯示,自2005年以來,亞洲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預計在中期內仍將保持這一地位。在全球國內生産總值中,這一地區的份額約為30%,而僅中國的份額就高達16%。這種活力在“全球競爭力指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這一地區的競爭力一直呈現上升勢頭。中國排在第28位,雖然與去年持平,但再次成為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中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向可持續的、對投資驅動依賴更低的增長模式轉化,預計這將給經濟帶來比較溫和的增長。但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著生産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以及大規模資本投資收益率下降等問題,因此必須繼續向以創新和國內消費需求驅動的生産力提升方式轉化。
5 V, B  }, h; x9 Q+ H9 i  P+ l( h2 E- N2 k
  總的來看,亞洲經濟體的競爭力整體向好。新加坡、日本、中國香港排名未變,穩定在全球十強行列。印度停止了連續5年的下滑勢頭,上升16個位次,排名第55位。東盟最大的5個經濟體都躋身全球榜單的前半部分,排名依次為馬來西亞(第18位,上升2位)、泰國(第32位,下降1位)、印度尼西亞(第37位,下降3位)、菲律賓(第47位,上升5位)和越南(第56位,上升12位)。但南亞其他經濟體和蒙古的排名較為靠後。5.39.217.77& q+ Q# \% {# a, N5 u

6 z1 O; i5 d- Y# R+ D( g%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根據報告,在歐洲經濟體中,瑞士連續第7年排名全球榜首,在全部12個類別指標上均取得高分,表現出強大的風險抵禦能力。而芬蘭則下降至第8位,是其歷年最差排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重災區——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和法國的競爭力獲得大幅提升。由於實施了所有改革計劃,不斷完善市場功能,西班牙(第33位)和義大利(第43位)分別攀升了2個和6個位次。法國(第22位)和葡萄牙(第38位)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方面取得了類似的進步,但在其他領域的表現則有所退步,影響了其整體排名。根據今年6月的數據,希臘仍排在第81位。融資渠道依然是歐洲地區所有經濟體共同面臨的一大威脅,也是釋放投資的最大障礙。
  M9 `' l) C4 R- ^* L; W&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f) N. I+ X" G5.39.217.77  這份年度報告共覆蓋了全球140個經濟體。報告表示,在面對全球性經濟危機時,極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表現出超凡的抵禦和復蘇能力。其他一些經濟體,尤其是部分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力在危機之後狀態乏力,這一現象令人擔憂。有些新興經濟體有可能在下一次全球性經濟動蕩中陷入更深重、更長期的困境。報告認為,一個經濟體培養、吸引、利用和支援人才發展的能力與其競爭力水準正相關。排名領先的經濟體在這方面均表現良好。但在其他很多經濟體中,民眾獲得高品質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很少,同時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明顯不足。
6 M" M  S) l8 a! @9 g4 e5 w# Z- o5.39.217.77
. @! k' x$ J( g0 `" Q6 [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説:“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加速催生全新的行業與經濟模式,這也同時導致一些現有行業和模式的快速衰落。要在新的經濟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人們在此時需要特別重視促進生産力增長的關鍵要素,比如人才與創新。”報告首席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澤維爾馬丁説:“生産力增長放緩已成為新常態,這是對全球經濟的嚴重威脅,並將深刻影響世界各經濟體應對關鍵挑戰的能力,如失業或收入差距懸殊的挑戰。對於各國領導者而言,最好的對策是優先推行改革,重點加大對創新和勞動力市場等領域的投資力度,這將有助於釋放發掘人才的力量,讓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 C" C4 ^; |% {6 U  `& |% j
3 Y$ A  d' [) Q" {7 O
  自1979年以來,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佈一份全球競爭力報告,競爭力排名基於2004年引入的“全球競爭力指數”,該指數目前由可持續發展競爭力、社會制度、創新能力、市場規模、宏觀經濟環境、金融市場發展水準、基礎設施、商品市場效率、技術水準、醫療衛生和教育水準等12個類別的指標組成。其評估數據來源於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經濟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