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價自己補 居住空間小
[5 y, @, {/ y4 ` j
: ~, U |8 o) U/ r5.39.217.776 g2 u% P3 X" G( c6 }5 H- w6 x
後東固村被拆遷的部分宅基地上已建起兩幢安置樓房,有75平方米和115平方米兩種戶型,均價為每平方米1100元,但住進去的村民寥寥無幾。村民們表示,拆遷補償款與安置房價格相差懸殊,難以負擔。5.39.217.776 j/ p# H! t( e9 d9 t0 d1 b0 z
tvb now,tvbnow,bttvb- X" y: O% ?8 h$ I; ~" J" \3 C
楊興堂是前東固村的一名村民,在去年簽了拆遷合同後,已經搬進東固社區B3樓。據他介紹,之前家裏共有3間大瓦房和5間平房,總面積共300多平方米,當時宅基地是按照60元/平方米補償,在房屋經過評估後,加上宅基地補償共得到六七萬。「當時選了四樓,因為四樓最便宜」,據楊興堂介紹,目前他們家選的房子是115平方米的四樓,當時房子總價格為13.7萬元,「這還不算裝修的費用,裝修下來又花了大概6萬多。」
7 g+ g9 j! F/ T- f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2 C3 Y, z# {( u7 o
楊興堂表示,去年簽合同時,村裏官員曾帶了20多個人到家做工作,「在大門口坐着一大片人」,簽完合同後,楊興堂一家從之前的3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中,搬到了目前115平方米、三室一廳的新家,據他介紹,家中有三個孩子,最大的20歲,剛參加工作尚未結婚,最小的兒子才4歲,「115平方米房子裏住5口人,實在太擠了。」& E6 u8 P' s' x; j; L; D
6 ?( a% `9 t/ @
死者張紀民侄子一家住在後東固村,與死者家相隔不遠,去年2月也簽了拆遷合同。據該親屬介紹,宅基地也是按照60元/平方米價格補償,房屋按照品質進行評估後也給了幾萬元,「我們家兩套宅基地共給了3萬元,一間大瓦房是1萬元,又因為搬遷早的原因獎勵1萬元,前後共得到5萬元,但拆遷安置房需要十多萬元,中間的差價要我們自己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