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管理局26日對外通報,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者奮戰七月“桑拿天”,克服強回淤、強對流、海水密度差大等不利影響,高效推進沉管安裝施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已建總長達到3285米,順利挺進龍鼓西航道中心區域。
8 a; b( m8 L) b5 x" C0 dtvb now,tvbnow,bttvb
1 Z" r+ [5 O; R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在建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建成之後,從香港到珠江西岸的車程將從三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包括橋、島和總長5664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其中海底沉管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對接而成,先後穿越伶仃航道和龍鼓西航道。
- _ f$ ~/ g0 W0 o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5 i3 m5 D& |% E. @$ D& U; `( a
數據顯示:自五月份清淤以後,E19沉管基槽平均回淤厚度超過50cm,最大回淤厚度超過100cm,強回淤不僅極大增加了清淤工作量,而且導致交叉作業嚴重,給安全、質量、工期控制和安裝窗口選擇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 g% i1 _# O) P# E$ E% v' e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h+ }: T* Z# f" y! Q! c, X
E19沉管安裝施工正在七月盛夏,伶仃洋海域最高溫度超過35℃,濕度持續保持在95%-100%。同時當地正值台風季,10號台風“蓮花”橫穿珠江口,過境風力為8-9級,致使清淤作業滯後,碎石基床鋪設和沉管安裝准備工期緊張。tvb now,tvbnow,bttvb% i- j# O; c. @* Z2 G* N' j% z. Q
5.39.217.77) x; U& r4 d" n6 _: O, J |6 g
建設者戰高溫,斗酷暑,調集大型船舶參加清淤作業,採用清淤、攔淤、截淤、擾動防淤、水下高壓除淤等應對措施,克服了強回淤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推進沉管安裝。
- \8 I. A; w* a) Z; A1 D) O
. J6 Z3 J, }8 k4 D" H9 `5 Z據悉,24日18:30,E19沉管絞移出塢,開始浮運安裝。施工人員克服海水密度差大和突然出現的強對流天氣的影響,經過近24小時連續作業,按照標准化流程依次完成編隊、浮運、系泊、沉放、著床、拉合等各道工序施工,25日18時,E19沉管與已建隧道精確對接,軸線、高差、縱坡均滿足設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