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生問:「博士,我跟你學氣功打坐大半年了,為何那麼多功法中,你從來都沒提過舌頂上顎?」我反問:「為何你要舌頂上顎?」學生說:「不是要搭通經脈嗎?有講法是打通任督二脈,不是嗎?」
7 S( s* l7 V0 Z; _( x* k; \2 v5.39.217.77這個問題在內丹氣功課出現了許多次。這反映坊間對打通任督二脈的追求非常殷切和對此觀念的誤解甚深。第一,任督二脈本來就通,不用刻意打通。經脈不通的例子可有中風病人或植物人,一般正常人任督二脈都通。第二,舌頂上顎或不頂上顎,對任督二脈的氣流輸布無特別意義。人中下有穴名齦交,為督脈之末;唇下凹陷處有穴名承漿,為任脈之末。, B9 a: ?2 s: f
一般人以為舌頂上顎會接通承漿與齦交,打通任督。我又反問,人體十二經絡依次序循行,如環無端,手太陰肺經接下去的是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最後的一個穴位少商與手陽明大腸經的第一個穴位商陽也同樣需要接通嗎?不做接通動作,我們十二正經是否斷路,出現嚴重病徵?少商穴在拇指指端而商陽穴在食指指端,要打通肺經與大腸經,是否必須把拇指與食指捏住?噢,我們平時沒做這個動作,那我們的十二經必毁無疑!我們捏指與否,對肺經和大腸經的氣流輸布根本毫無意義。
& s3 P! B7 T. @, E0 k公仔箱論壇催化真液形成
$ c8 @! M e w( ]舌頂上顎的真正意義,在於製造更多的津液。當我們把舌抬高,舌底的口水分泌會多。倘若我們把舌捲曲並退至口腔盡頭,口水分泌將會更多。我們要製造津液,是因為「氣多能生液」。當氣旺時,身體自自然然地生液,這個由氣轉液的機制自然出現。譬如說,你要在10秒之內跑完100公尺,你可不出汗嗎?不可以,因為當你用氣跑完100公尺,在氣多能生液的機制下,你自自然然地大汗淋漓。打坐由副交感神經主導,能量水平不高,由氣轉液的機制不會出現,那我們就要舌頂上顎,使氣轉化為液,也就是說,舌頂上顎是一個由氣轉液的催化行為。tvb now,tvbnow,bttvb6 ^6 h- L4 l2 G- I
不過,煉氣必須煉至氣旺才有氣多能生液的現象,氣不夠旺盛,你做舌頂上顎也沒大意義。內丹氣功的高階功法中有「肘後飛金晶」。「肘後飛金晶」所「飛」的是「金晶」,金晶乃非比尋常的氣,曰「真炁」。真炁沿背脊「三關」往上走,直入腦內上丹田泥丸宮。此時大腦氣旺,我們做氣液轉換便有意思,以舌頂上顎來催化轉換行為。氣多生液,真炁多亦能轉換成真液,此真液形之為「口水」,與平日的不同,咽之可長生。故真炁得成真液,就要舌頂上顎。5.39.217.776 f% ~! A4 x%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