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要延緩病情惡化程度、避免併發症上身最佳的方式就是控糖,只是,普遍民眾在控糖上的觀念,多半只著重在於飲食、藥物上,卻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以至於長久下來成為了控糖死角,進而增加7成的死亡率。控糖三管齊下 飲食、運動、藥物不可少
' ]: j& Q& {.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醫師表示,由於台灣糖尿病人口多半是因胰島素量不足所致,且胰臟分泌功能的退化速度,以每年5~10%在進行中,因此,當病患無法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時,就會增加心臟、腦血管、視網膜、腎臟、神經等病變風險。5.39.217.77' I, W% Q. u$ g- p4 h, L) c
所以,若想降低各項風險,就得從「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來進行,只不過,在全台170萬名糖尿病中,約有55%、85萬名糖友沒有運動的習慣,可見大家都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
e( d% M6 h/ S' T- f2 G公仔箱論壇運動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降低死亡率
( P5 Q* N# _+ f# Z, }% ` J5.39.217.77據國外先前一項研究發現,沒有中強度運動習慣的糖尿病患,如快走、騎自行車、有氧舞蹈等,每分鐘心跳在94~117之間的運動,相較於能做到規律性中強度運動習慣族群,死亡率高出7成。tvb now,tvbnow,bttvb3 `. r, [; Q& R5 h- T
除此之外,醫師也表示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增加葡萄糖利用,有助體眾及血糖控制,相關致死率也能因此下降,因此,建議民眾應養成每週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以上的好習慣,且若是參加團體運動,還能拓展社交,使身心達到舒坦及愉悅狀態。: v6 }/ H" z- j8 u- q. D1 l
糖友的配偶 罹病風險竟增2倍 F2 Z( h" j4 _" c2 U/ q
雖然運動有助於降低糖尿病相關的死亡風險,但若是親友們總是以口頭來提醒,並沒有身體力行來陪同的話,久了反而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甚至造成反效果。另外,除了過去已知的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外,美國糖尿病學會2015年研討會中更發現了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沒有血緣關係的另一半、配偶,罹病的機率竟比一般人高出2倍。
% `4 B) u4 g% L& s' D5.39.217.77由此可見,糖尿病不單只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的事,所以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邀請有氧舞蹈教練潘若迪擔任運動控糖大使,設計出運動MV,邀請大家一起做運動,減重、控血糖,只是建議在早午飯後的1.5~2小時運動為佳,應避免在飯後、晚上,以免導致低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