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00萬件文物流落在外 藏家不接受高成本 稅收高 海外回流文物有家難回
4 p( ~, b4 D ?' R5 K7 ^2 A
$ n/ T: q. j( X7 e3 [7 ~$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V$ [% d/ B- \5 W8 N/ B! r4 S- L
tvb now,tvbnow,bttvb7 T, x5 a: L- b% ]1 @3 R
海外回流文物一直是藝術品交易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60%以上的拍品都是回流文物,近兩年來,國內不少私營企業家、收藏家也都不惜血本紛紛去海外「奪寶」。儘管回流文物市場火熱,但是目前中國仍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落在海外。tvb now,tvbnow,bttvb8 b3 ?4 d$ C0 @9 ~* o% r0 _- o
! I( p( S2 ~, X- y& ]
由於歷史原因和市場現狀等客觀原因,文物沒有正常的回流管道。《北京商報》報道,以前回流文物最重要的途徑是通過拍賣,「1992年開始,通過拍賣,回流的文物超過10萬多件,其中有30多件是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樹英透露,但在2011年藝術品關稅查稅事件後,形勢發生改變,藝術品通過貨運管道入關,藝術品離岸價格到國內就需增加包括關稅、進口增值稅在內的30%左右的稅收,「國內藏家不接受高成本,拍賣公司也覆蓋不了稅收成本,這也抑制拍賣行業回流文物拍賣的積極性。2012年以後拍賣行業就很少做回流文物專場」。公仔箱論壇3 Z0 j, x7 \" l% @; N1 K6 B
公仔箱論壇8 J, r+ K5 `. t! o9 y
中國現有藝術品高關稅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外文物回流。對於中國內地藝術市場而言,關稅已然是一道繞不開的檻。歐樹英就表示,「文物回流的最大門檻便是稅收,儘管保稅區回流文物中心能夠部分解決高稅收問題,但離開保稅區,或者申請保稅區的特別手續,拿到室內做展覽等方面還是非常復雜」。公仔箱論壇" w1 w) P) k9 r, G1 ?7 Y. _
tvb now,tvbnow,bttvb* ]% s$ E# E% Q' d+ l: f
近20年來,拍賣一直是中國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徑,但是也因為關稅問題,拍賣業文物流通受限制,整個文物回流管道並不暢通。這也造成很多內地藏家的無奈之舉,不少內地藏家只能將從海外購得的流散的中國文物送到免稅自由港的香港避稅、儲存。
. A1 e- h, M5 U3 u+ W5.39.217.775.39.217.77- K9 A1 i2 v% ] a4 F4 F) @. x+ E3 i
「保稅區只是暫存地,繳納一定的保證金,辦理相關的『暫時進出境貨物』,可以暫時不用繳納稅款,一般在6個月左右的規定時間內原狀運出境,也可以經直屬海關批准延期,但延期最多不超過3次,每次延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北京拍賣行業協會會長甘學軍如是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7 O& I) C9 ~& j d5 [
tvb now,tvbnow,bttvb! u- Q0 T! k4 x$ C
入境後文物的展示、交易也成為文物回流的又一大難題,在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經濟系主任徐晨看來,突破保稅區展示、拍賣,能夠真正在市場交易才是文物最終的歸屬,「上海嘗試保稅拍賣也並不是很成功,拍賣後涉及存儲方面等還得交稅」。
3 |) }2 A' O1 P4 k) U8 x3 I! ^# W8 r0 W L1 X s1 N
如此一來,買賣雙方都難為文物解決落戶問題,國內博物館徵集、國有文物商店、民間收藏等機構都有著對中國海外回流文物的實際需求,但無法真正意義上的貿易交流也成為困擾文物回家的難題。
8 ^, G5 b/ a5 z: Z9 j5.39.217.775 w; ~5 G: ~7 R( Q/ k4 x
目前的現狀是,不僅回流文物回家難,國內的藝術品出去也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