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嫌苦熱,我愛夏日長,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早在1995年期間,筆者為本報學生刊物《陽光校園》撰寫《陽光旅程》專欄,其中一篇涉及蓬瀛仙館畫眉山旅程,近期率隊前往所見,又有另一番氣象及感受。
7 b9 Y. a7 c8 g+ x; s( @公仔箱論壇. }% u8 \3 m* [: l
6月初周日率隊進入蓬瀛仙館,少不免為隊友介紹館中所見,竟然驚動館方葉主任熱情打招呼,當起導賞員,筆者自然讓賢退為聆聽者。葉主任棠叔帶出帶入,雖然當日烈日當空,溫度高企,滿頭大汗的棠叔仍一馬當先給隊友前弘道聲響:本仙館於1929年開基,當時獲黃埔軍校教官阮襌興等得力資助,歷年同人同心營運傳道,至1981年主體兜率宮背負洞天福地,前為宏偉牌坊及護法殿特別設計,左右南齋、西齋為辦公迎客之所,多間亭堂分別為食堂及作教育宣道之地,一切顯得濟濟一堂,發展頗見成績。) n' Q* O1 `& _( f9 W& ?
5.39.217.772 O# l. }2 y( I( U [
此刻筆者及隊友異常感激棠叔指引,可惜尚有漫長旅程正待展開,參觀完氣功班授課情況(導師亦為相識者,昔日在金蘭宮時有請益),後即與棠叔道別於仙館最高處明台上。
( Z% j. T3 Z# A/ p- g4 ftvb now,tvbnow,bttvb
$ P8 L$ s* u) u; K" V公仔箱論壇後上荒徑雜草叢生,撥草繞墳(大片墓地)始接回蝴蝶山晨運大道,略作小休復依大道上行,所見茂林修竹,道況清雅,來往者眾,此一帶蝴蝶山(又名松山、望德嶺)實為粉嶺區一帶居民晨運熱門勝地。山脈中五亭分建要點,每到一亭必停下小息,遠處近觀上水粉嶺一帶,近數十年來發展神速,特別屋林立,外來市民在政府安排下湧入該區,昔日大片田園、郊野如今只有在回憶中,或擁有舊圖片偶作追憶,而解決市民住屋問題,永遠使當政者傷透腦筋。養心亭、萬壽亭、春暉亭(粉嶺昔日一議員為表孝心而捐建,二十年前落成禮筆者有幸出席,熱鬧感性場面仍如昨日)等五亭過後,達畫眉山頂。5 h& }4 z0 ]0 f2 C
( v3 k. }' k. Y% Q畫眉山頂南北通道,北下華明,西南往蕉徑打石湖及大刀屻山。當日取道西南方向,前行二十分鐘又見支路,其左上大刀屻是熱門遠足路,然而時值炎熱初夏,一般行友未必適應高溫下行山,故宜取道右往蕉徑路,由此支路口起右行亦下坡路,雖高溫三十度,但路況開朗,偶遇山風送爽,行來並非異常辛苦。所謂習慣與不停接觸,那便顯得自在優游,只有舒泰沒有嫌苦熱情緒,當然領隊樂觀充滿信心的指引,對隊友而言亦十分重要。公仔箱論壇. u3 L! d B. ?2 `
+ ]9 ~5 ^7 \: i6 D8 O5 D& x5 ~西南下半小時經太極台到另一支路口,依左路下可直達竹仔坑,但先直入林中見大石,其向西一面竟為「道德天尊寶座」刻石,此特點十多年前曾向粉嶺高人請教,那高人正是刻石中留名陳霖生道長,據知此山東南面為和合石大墳場,一山之隔亦令粉嶺受陰氣所影響,故此道家宗法刻符以制衡,與一般塗鴉有別,故立符後得使地方平安,亦為各方所接受。關於此事當然各方自有意見,內地名山大川多有刻石題字,那是唐宋遺風,亦為文化現象,問題所留痕者有頭有面,特別是皇帝,那更珍而拱之,天下無有不好名者,此所謂也。
2 \! h0 g% N$ Y$ ~5.39.217.77
% s2 i2 q" u7 l6 i) A C欣賞過天尊寶座,出接小徑下放步半小時,遇支路即循左下石級路,很快下達山腳竹仔坑村,村道西出十五分鐘抵粉嶺公路蕉徑段,附近有鄉村茶室,可作午休之所。
) P- [' }$ J4 m4 C7 O& u. Q公仔箱論壇
7 f# l1 c2 E9 d6 u5 B" N5 I( a7 t7 P5.39.217.77午休後由蔬菜合作社側鄉道西入,途中盡見園林農舍,如入雙平平原般。蕉徑廢校前入彭家村,復由主路望西山篤漫步,盡處為風水林中龍潭觀音古廟,廟仔細細但環境清幽,可惜數十年前廟鄰有越野賽車場,嚴重破壞了古廟環境氣場,參觀欣賞古廟四周景物,復由廟前行二百碼向左跨澗轉入黃泥村路,北行二十分鐘到長瀝村魏氏一族落腳處,置宗祠,村前為小巴總站,乘車直通上水石湖墟。5.39.217.77( ~1 W9 {! w7 R! h( r& q!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