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醬素有川菜之魂的美稱。在四川曾流傳一個故事:老一輩在做菜時喜歡說:「『鑲』一點豆瓣吧。」這個「鑲」字體現了豆瓣醬在當地人的地位,像是畫龍點睛用的筆。四川人吃辣吃得妙,打的是調味牌,以醬香濃郁見稱的豆瓣醬,最能體現川菜精髓之處。當地人除了用豆瓣醬炒菜外,還會加入不同辣椒、香料等煉製底油,配搭不同食材。事實上,川菜吃的並非是主料,反而是底油的工夫及味道,層次之多,令人佩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川地之外的香港,也有川菜館堅持追本溯源,利用當地原材料煉製自家底油,做活正宗的四川味道。
7 \' x7 H5 |0 C. g7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記者:何嘉茵
/ a; [* d: L( l) z" x5.39.217.77攝影:劉永發、伍慶泉
" W4 o' Y/ F4 G8 ^公仔箱論壇, ~0 {" Y/ u6 K" g! K
豆瓣醬 集日月精華的鹹「我們四川人平日一定會用豆瓣醬,最常用來燒菜或者拌飯,在我鄉下每家每戶都會自製豆瓣醬,就如韓國人醃泡菜的傳統,記得每逢七八月我家後園便會鋪滿一個個缸罈,每次做都好大陣仗,份量已足夠我們用上一整年。」來自重慶、香川老闆兼大廚黃飛說。四川豆瓣醬主要材料為蠶豆及二荊條辣椒,需加入麵粉、鹽,經過約一年的貯藏發酵,年份越久,醬味越濃,價錢也越貴。據說發明者是福建人陳逸仙,三百多年前在入蜀途中,碰巧身上帶有蠶豆,途中遇雨因而弄濕,但不捨得棄掉,最後攤乾後以鮮辣椒拌食,竟出奇地鮮美,餘味悠久,這便成為豆瓣醬的雛型。
( h# g' N6 }! ]; e. y5.39.217.77四川各地都有出產豆瓣醬,其中由郫縣出產的則被喻為四川豆瓣醬的極品,最受當地人推崇。郫縣有先天條件之利,位處成都平原中部,盛產蠶豆,加上氣候濕潤,全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七度左右,有利做醬。「豆瓣醬是郫縣最傳統的工藝,現在他們仍堅持人手製作。當地人深信豆瓣醬需要吸取日月精華,所以每日要用人手在大缸中翻、曬、露,少點心機也不行。」經常飛往四川搜購當地食材及香料、作風低調不肯透露姓名的川熙樓負責人梁先生說。店用的是叫「鵑城牌」的郫縣豆瓣醬,該品牌是當地老字號之一。他舀了一少匙豆瓣醬放在碟上,顏色鮮紅帶乾身,往鼻子一聞富有鹹香,嚐一口後,我不禁皺眉,雖沒想像般辣,味道卻鹹得很。「豆瓣醬用了很多鹽來醃製,所以不會用來蘸東西食,只會用來炒菜或煉製辣底油。」他解釋說。tvb now,tvbnow,bttvb! i0 _3 B" b5 e3 c; d( b
回鍋肉、豆瓣魚都是吃豆瓣醬的經典菜式,需要用醬直接快炒或做汁,據說當地人一吃便知是否用上郫縣豆瓣醬。黃飛點一點頭說:「郫縣豆瓣醬有獨特的豆香,和外地來的豆瓣醬比起來是兩回事,好的豆瓣醬會越食越上癮,我們天天都食,自然分得出,所以不能騙人,雖然來貨較貴,但用郫縣豆瓣醬才是正宗川菜味道。」- M8 _ Q2 D- d
$ y% X! E" o1 Z otvb now,tvbnow,bttvb
& R' E* J8 B: g- T" X5 J2 m! K公仔箱論壇5.39.217.77& r E. e6 w& D) `
; q( `: X# N2 }0 I U2 F辣底油 水煮菜秘密武器煉辣底油,豆瓣醬是主要成份。在四川的川菜館每家都會自製底油,主要用作為火鍋湯底、水煮菜式及涼拌菜,被視為秘密武器。在香港很少川菜館會煉底油,因為得花上大半天時間,加上大部份香料需從四川入貨,並不合乎成本效益,所以坊間大多以辣醬加水取代,但做出來的味道失真得多。
3 ^# x: Z6 i! l) @3 g公仔箱論壇相約香川老闆兼大廚黃飛做訪問,希望拍攝煉辣底油過程。採訪當天,我們進入廚房時,底油正炒得火紅火熱。只見她拿着長鑊鏟不斷翻動大鐵鑊內的碎粒佐料,浮面的紅辣油正咕嚕咕嚕地燒着,她抹一抹汗說:「我們每十日會煉一次,每次要五小時,事前要備有不同辣椒、各種香料,所以連訪問都沒有時間做。油要用慢火煮,一停手便會黏底,特別花氣力,所以大多數都是男師傅做。」
" a4 a, _7 L. `) |* r0 Qtvb now,tvbnow,bttvb她煉的辣底油,是用作為水煮及乾鍋菜式的紅油,即辣椒油,可惜她對當中的製法不願多講,只肯透露大部份是用四川來的香料自家磨製。她賣關子說:「我們的底油最主要加入豆瓣醬、火鍋醬及各種香料,共有二、三十種配料。最重要是必須用菜籽油,這種油有難以形容的菜腥味,我們四川人覺得反而是香味。菜籽油價錢貴,以前在鄉下如果有人用菜籽油炒菜,住在隔籬一定聞到,大家不說已猜到他們是有錢人。沒有菜籽油,根本不算是正宗四川菜。」9 ~" D4 P( D% l; C2 R
+ {9 j+ o/ {: M4 P$ E
: m$ B3 j4 N* c: w0 F( q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 d7 Y! w' E" @$ x公仔箱論壇豆瓣醬壓抑腥味川熙樓也有自家辣底油,分別有火鍋底油及乾鍋底油,前者適合配搭如海鮮的淡味食材,後者則配搭較濃味及急炒菜式,如牛肉、內臟等。兩者最大分別只是香料的份量,但基礎配料大致相同,最特別是用純天然、以冷榨傳統工藝提煉的菜籽油,這種油是純黑色,原汁原味,營養價值也較高。此外,還加入四川獨有的井鹽「自貢鹽」、永川豆豉、貴州子彈頭辣椒及新一代辣椒等等。「郫縣豆瓣醬是底油基礎調料,除了可壓抑其他食材的腥味外,還可以發揮天然椒香,做四川菜要盡量用當地的食材做,味道才會鮮活得多。」梁先生說。( M) O8 \4 e5 D/ m3 Q
7 q! @: v! x S公仔箱論壇四種底油肉眼難辨底油也可變化多端。剛開張的霸王川莊更講究,底油大致有四款,分別是乾鍋油、豆瓣油、香辣油及麻辣油,首兩種都是用郫縣豆瓣醬煉成,乾鍋油用上貴州子彈頭、四川二荊條及36種香料煉製,主要用作水煮菜式;豆瓣油是薑葱加入豆瓣醬及24種香料煉製,而香辣油則是口水雞的底油,加入四川花椒及花生,有麻香味;麻辣油則與乾鍋油類似,加入34種香料做成,適合用作涼拌菜式。公仔箱論壇- ]$ M1 ^# X& d# ~7 w* X4 w' c$ c# v
要用肉眼分辨四種底油很難,因均是清一色的鮮紅色,要分辨還需靠鼻子。「每種底油有不同特性,但大致上分別不大,只是在香料及佐料上加加減減,很多人誤會川菜只有辣味,但其實層次很豐富,有麻、辣、燙、鹹、鮮、香,這些層次便是由底油帶起。」總廚花紅軍說。有些菜式更需要混合不同的底油,像店的招牌菜毛血旺便用了乾鍋油、豆瓣油、麻辣油及牛油做,令辣湯味道更香濃更富層次感。
0 f. U1 H3 s' K. m* n2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煉底油有何技巧?「最重要是不能心急,油溫不能超過150℃,如果太高,辣椒的香味會走掉,豆瓣醬本身比較多鹽,很容易黏底,所以要慢慢推散,而油和渣的比例最好1:1,我們會隔渣只取油,一星期炒兩次,每次便至少用上30斤菜籽油。」
1 L1 e: _3 Q& g h c" W7 W$ P
* l, A% H: F0 u _& l) i7 stvb now,tvbnow,bttvb$ v! f/ e; i% u, l+ G)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G9 {1 n* Q) s. @
4 Y6 d( b* m) e) M- }
9 v7 q" q8 ]2 ~5 u# b# F# V3 L6 {* C1 f( `
tvb now,tvbnow,bttvb) P5 I% f; k2 }" ~6 s' M' L
# k7 y5 y! ~# |# Y: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