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計算器」 可運算開方
' ^2 ^' z# ?9 d: p& C$ D) S
& G7 L/ A3 R8 Y S7 e, K3 a9 t% _3 N3 e+ `. o* d' F2 y
8 z4 w k' ?5 b# {/ B- P'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年前,清華大學入藏一批流散海外多年的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清華大學7日公布這批竹簡第四次研究成果。共發布了3篇清華簡文獻,其中,《算表》文獻不僅被數學史專家認定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還擁有超過以往如里耶秦簡九九乘法表、張家界漢簡九九乘法表和西北出土漢簡九九乘法表等古代乘法表的計算功能,被稱作「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公仔箱論壇) L( L4 l2 g ]! b- C
6 G5 k% L+ s7 }' L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介紹,《算表》由21支竹簡組成,其中17支保存完整,另有4支入藏時已有些殘缺,不過根據分析研究,可以對殘缺部分的內容進行補全。李學勤說,經過研究發現,該《算表》不僅可以將複雜的乘法轉變為簡單的加法,還可用於除法運算和開方運算。利用這套《算表》,不僅能夠快速計算100以內的兩個任意整數的乘積,還能計算包含分數「半」的兩位數乘法。計算功能超過了以往中國發現的「里耶秦簡九九乘法表」和「張家界漢簡九九乘法表」等古代乘法表。
# ]! Q @0 O$ Y2 [ E0 |. D$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v# t3 w( ^: T- o' l) }$ d t
全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郭書春介紹,經對同批竹簡的碳14測定及自身的文字特徵判斷,確定《算表》當撰成於戰國中期偏晚時,是目前所見到的中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同時也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1 g% x: A4 ?! ~+ G% Y. z) r
5.39.217.77* O6 Q3 z1 h2 l' l& c" e$ |2 B
「《算表》形成於公元前305年左右,比此前發現形成於公元前200多年的里耶秦簡九九乘法表還要早。」負責《算表》整理工作的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均明說。郭書春認為,該《算表》填補了先秦數學文獻的空白,是目前所見到的中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比目前能夠見到的古代十進位乘法表年代都早,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也是相當先進的,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
5 K; q9 t; Q! \0 c; W! U2 y, a. O5.39.217.77. V8 T5 H5 z3 ?
《算表》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數學的一個高潮,而且是第一個高潮提供了佐證,使國內外否定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虛無主義態度不攻自破。tvb now,tvbnow,bttvb( N$ [) Q* t. R2 D
公仔箱論壇% J0 J( L# |+ ]# Q! \. V
第四輯中還包括一篇題為《筮法》的文獻,記載了一種盛行於戰國時代楚國、不同於《周易》的卜筮方法。# W r- K) x# S6 W
: H/ v( N1 l1 f4 E
據李學勤介紹,這篇文獻保存良好,沒有明顯缺損。在2008年入藏清華時就發現,該竹簡全篇大部仍維持原來成卷的狀態。《京華時報》報道,清華簡由於年代久遠,又因保存於地下,竹簡大部分都散斷。正因為如此,《筮法》的成卷狀態非常難得,更為難得的是,該卷竹簡都有次序編號,為內容的整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 e/ t, y( o, M- s* Q; ?# ]; m公仔箱論壇
$ Q$ h9 f' R/ J' ^ ?- u. X8 ~5.39.217.77《筮法》全篇文字分欄書寫,並且附有插圖和表格,體例猶如一幅帛書。簡文詳細記述卜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數字卦表現的占例。數字卦的形式與天星觀、包山、葛陵等楚簡中的實際卜筮記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