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的开放与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人已经不再是“开眼向洋看世界”,而是实实在在地用脚走出国门,“开眼闯洋探世界”了。昔日那种可望不可及的海外旅游,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仔箱論壇. M5 n" l3 w+ q' ^* _ n' j( Y0 W
4 C! ^1 M6 v" I) r# R$ j2 N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游客返回家园,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海外见闻的时候,愉快不已地享受着在海外购买的各种名牌的非名牌的用品的时候,海外媒体上却时常不断地出现有关中国游客有失文明礼仪的种种报道。一种新的“文明礼仪冲突”日益凸现起来。
+ Z" v) L1 Y6 A6 H' |: g5.39.217.77
& Z1 w" S9 A3 v9 W0 B! y, o 倘若追根寻源,是否可以说这种冲突在国内早已发生过呢?当年,散文家梁实秋先生曾在《旁若无人》一文中描述过在电影院里“旁若无人”的一种现象——他,旁若无人地抖脚,旁若无人地欠伸,旁若无人地剔牙,旁若无人地打饱嗝……以至于梁实秋先生忿忿地将其称为“变态行为”。 / G9 \' X1 ? n7 Z
5 O0 m9 Q* ~( N+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让人感慨唏嘘的是,这种“旁若无人”的现象,当年还是走出“家门”发生在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如今则是走出“国门”,上演在色彩缤纷的异域他乡,并且成为诟病中国人的“把柄”之一。 " ~& ~' `: Z! }* H& B% ], ?2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k) i4 s4 P* R1 v
其实,梁实秋先生在《旁若无人》中还说到的一种在公共场合“高声谈话”的现象,不仅在当时“经常令人困扰”,在今天也是“海外谈神州”的媒体话题之一。梁先生自白“有个外国人疑心我们国人的耳鼓生得异样,那层膜许是特别厚,非扯着脖子喊不能听见,所以说话总是像打架。这批评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但他还是鲜明地表示“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说话愈不以声大见长……”
+ O8 H, o N( V ~; Z2 T5.39.217.77 有人或许说,既然能够从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中追寻到我们民族在文明礼仪上的一些陋俗,我们也就多少可以为今天海外媒体的一些批评感到释然。这种释然来自于对DNA的认同——“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释然”。因为当年这种陋习是发生在出了“家门”以后,丢的是家里人的脸;当今这种陋习是发生在出了“国门”以后,丢的是民族之脸。
) J) y- T+ h* R8 N; c' W$ l
3 `9 g) O1 X8 p- E) F$ @5 q/ d2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常常听到这种说法——“一个中国人出国之后就代表着中国”。当然,也有人认为无法承担这种“民族的重荷”,“个人行为不能代表国家形象”。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海外就是通过一位又一位中国游客的行为表现来品味中国的。因此,无论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每一位走到海外的中国游客,都是中国的“民间大使”,都是中国的“代言人”。
# t' n @& m. Y L" }( i公仔箱論壇8 `: U1 S7 K2 v3 f' E" E! m# |
改正生活陋习并不是难于登天。如果到了海外时刻能将“众目睽睽”或“旁边有人”牢记于心,自然而然地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表现。这样做,既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素质与形象,也是对中国社会乃至中华民形象的一种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