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w+ ]4 r6 p+ R" G& x% `tvb now,tvbnow,bttvbAPEC新聞中心有多達400部電腦給記者使用,但都是俄語操作系統。(林迎攝) / A) r; [2 V' C: C a! V
* R. {( J5 C, q+ _4 b9 O5.39.217.77在未去俄羅斯之前,就收到諸多「警告」,比如政府新聞官會告訴你這裏很難截的士、一般人很難溝通,去過的人會告訴你小心街上身穿「全身山寨阿迪達斯(adidas)」的可疑男人,一般就是小偷或搶匪,還有諸如女性夜晚不要單獨出街等,不一而足。到俄第一天,壞人倒是沒有遇上,但先要過了語言關。4 c. b- G0 f6 t5 d
' N% N, j6 ^2 R8 i
寒風中接機 志願者英文不佳tvb now,tvbnow,bttvb& j* ?; X$ G: @2 \5 V0 v6 s1 w2 i
公仔箱論壇9 G. v2 J- c4 N
在中國坐飛機經常延誤,但這次飛到海參崴,竟然早到了15分鐘。當地時值清晨6時45分(北京時間凌晨3時45分),但APEC的志願者已經在機場的寒風中等候,可謂盡職。然而他們英文都不佳,講來講去都講不清楚究竟坐什麼穿梭巴士可以去到會場。幸而記者遇上一名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讀書的俄國男生,他雖然不懂英語,但普通話尚算流利,最後竟靠記者將他的漢語翻譯成英語,同機的APEC與會人士才找到正確的巴士。
0 L5 O3 d- V# L5 U* G4 O5 Q) ]
$ F/ g! T2 {$ X1 h& @! w# ^會場內英文指示充足,也不時會遇上識中文的志願者,但當記者返回市區想找到去酒店的路時,一下子就變了「文盲」。連做志願者的大學生英語水準都一般,普通俄羅斯人更是難上加難。記者讀大學時曾選修一年俄語,但至今幾乎全部忘光,好歹是能讓對方明白記者的意思是要「找酒店」,但又聽不懂對方講什麼。不過俄羅斯人其實也很友善,路人甲不知道酒店在哪裏,還會幫手以俄語再去問路人乙,直至路人丙終於找到一個懂英語的路人丁,才最後到了目的地。1 j% l. ~* l4 R, F
公仔箱論壇+ s8 v+ G0 P" u% q/ U, q
明報記者 林迎tvb now,tvbnow,bttvb! }+ t# ~6 x4 U ]$ X+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