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媒體刊登文章說,中國首批獨生子女的父母已步入老年,而子女先於父母死亡的“失獨家庭”正面臨養老難題。5.39.217.77, O3 o6 B3 b3 t8 I" q
tvb now,tvbnow,bttvb- L! n I( j3 F( S g
7月11號是世界人口日。官方新華網的報道說,有研究稱,計劃生育使中國目前的人口規模縮減了4億,這意味著中國將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了5年。中國獨生子女家庭被官方看作為控制人口總量作出貢獻的群體,與之相對應的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30多年來,首批獨生子女的父母正步入晚年,而壹些子女先於父母死亡的“失獨家庭”,精神支柱被撼動,養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和政策幫扶的缺乏,讓安度余生成為這些“失獨家庭”父母害怕提及的話題。
5 s m3 M, Y* w4 Q5 E. T報道舉例說,55歲的杭州人沈亦如,三年前意外失去獨生女兒,自那以後,她幾乎沒有出過門,也不願見人。她表示,自己最怕過節,現在每天在家上網打遊戲,打到淩晨三四點,醒來接著打,腦子不能空下來,不敢想後半生,老無所依讓她感到絕望。還有壹些年紀大的“失獨”家長沒法照顧自己,試圖住養老院,卻因為沒有子女簽字,缺少擔保人,沒有養老院肯收留他們。
! J8 W: c5 C. Z, Q- x公仔箱論壇2007年8月,中國正式出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也叫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對獨生子女傷、病殘或死亡後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滿49周歲後,按規定條件由政府給予每人每月壹定額度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復為止。不過,領到該補助的“失獨”家庭為數不多。tvb now,tvbnow,bttvb0 E' w! P; n6 {( b! d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波士頓學院社會學教授鄧小剛對此評論說,
6 h E* h& ?3 M& m7 `“對於每壹個家庭來說,如果失去了獨生子女對他們在精神、經濟上,我覺得主要是精神上的打擊是不能用金錢可以補助過來的。妳就是每年給他二萬,二十萬能夠替補失去孩子心靈上的打擊。但是中國這種情況作為心靈上的壹種安慰,政府的意思還是好的,但是我覺得從計劃生育的角度來講,已經直接看到了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影響,現在是應該好好考慮人口政策的時候了。” y' g; p$ }) e0 @/ c$ _8 j
《北京青年報》的相關報道說,目前北京市共有3900個“失獨家庭”,涉及7746人。未來三年,北京市計生委將通過“暖心計劃”,每年為每位失去獨生兒女的父母出資2800元,購買涵蓋養老、醫療、意外險、人壽險、女性安康險等險種在內的綜合性保險。“十二五”期間,北京市計生委還將在北京市16個區縣各建立壹個市級心靈家園基地,相當於壹個“失獨”家庭的大俱樂部,讓他們可以聚到壹起聊天、打牌,進行壹些休閑、娛樂活動,並互相幫助。
7 t# ^" d j& L8 ?) P4 t3 x2 Ftvb now,tvbnow,bttvb談到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和“失獨家庭”問題,美國中文網刊《中國事務》主編伍凡表示,
1 j! E* A8 g" `$ o3 p3 s8 K! L9 }5.39.217.77“壹胎化到現在30多年了,中間壹定會發生各種事故了。小孩死了,老人還在,老人甚至另壹半也走了,就剩孤獨壹人,失獨失伴的老人,現在這個數量不少。現在的社會考什麽來養啊?還是要靠年輕人來養老人啊。現在整個中國的人口年輕人接上這樣走,這個民族會走上死亡的道路。現在政府在各種壓力下,撥壹點錢是點綴。不可能解決由於壹胎化政策造出的種種弊病。”
4 ?/ j# H8 z* {6 h) C: R1 O新華網的報道還說,根據壹些地方計生委披露的數據,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的獨生子女數字目前已經超過1億。不過,中國官方沒有公布過獨生子女意外身亡或致殘家庭的數據。伍凡認為,中國壹胎化政策引發的“失獨家庭”養老困境和其他諸多問題是中國政府的短視造成的,當局只想甩掉眼前的人口“包袱”,不顧民族的長遠發展,這種急功近利的壹胎化政策如果不被廢除,勢必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6 \; K! o" i" Z# J1 X/ c4 w$ D
( i: d* U7 J! M) O' t5.39.217.77自由亞洲電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