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7 s4 B/ @' s- z0 L.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 K u$ U! E. W
浙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將近台灣的3倍大。山地與丘陵占70.4﹪,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主要河川均向東流入東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4 K, H2 o1 V& [
浙江地名源自於境內第一大河錢塘江(錢塘江的別稱為浙江),北與上海、江蘇接壤,西與江西為鄰,南與福建交界,全省人口4千3百多萬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經濟大省。" O5 W% v$ K, g
7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在浙江一地萌芽。這裡的先民遠離了落後的穴居與採集的生活,居住在進步的干欄式建築,並開始飼養豬、狗、牛等家畜,種植水稻,成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
, ^( p) ?4 E2 e7 C+ _' d& g 4、5千年前,太湖流域、錢塘江兩岸的良渚文化,貢獻了玉器雕刻與絲綢發明等兩項了不起的工藝。1 Y3 v3 C6 ]5 ~( Z" r
虞舜、大禹在浙東的會稽山巡狩、大會諸侯論功行賞;秦始皇從北方的黃土高原親臨江南會稽山祭拜大禹,大文豪司馬遷還把這段事蹟,詳實生動的紀錄在《史記》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h# n" I' N2 u
唐宋年間,江南富裕繁榮,文人才子紛紛湧入,白居易、蘇軾、謝靈運…等還留下讚美的詩詞佳句。到了南宋,政權從北方遷徙至杭州,杭州城人口逾百萬人,一躍成為國際大都會。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旅遊過杭州後,還留下「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的讚美。
/ `- D5 c- _$ _, E9 Q5 [ 浙江美麗的千山千水,不只是凡夫俗子喜愛,更是擄獲了天子帝王的心。清朝康熙帝5遊杭州、乾隆皇6下江南,並在西湖孤山修建行宮,建造珍藏《四庫全書》的文瀾閣,江南之美名噪一時。
& Q5 N2 V# @# B3 I5 M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絲綢殘片是在黃河流域的河南,距今有5千6百多年;而長江流域最早的絲綢遺跡,則是出現在浙江湖州,距今也有4千7百年的歷史。
- w s/ Y- y* r: p( @4 v# O# }tvb now,tvbnow,bttvb 古代絲綢是作為諸侯之間、國家之間餽贈的禮品,同時也象徵著財富與地位;到了近代絲綢搖身一變,成了國際貿易的重要產品。浙江,也拜絲綢之賜,因而富裕了起來。
$ P1 o" ~: F$ L5.39.217.77 龍井茶之名始於宋代,原屬於寺廟的茶飲,到了明代,龍井嶄露頭角,普受大眾的喜愛。清乾隆下江南,還特地來到西湖龍井品茗,之後還降旨冊封龍井為貢茶。8 h5 J6 h& R& |
龍井製作的過程相當講究,據說,當年要進宮為貢品的龍井茶,都是茶鄉小姑娘用雙唇採擷下來的,之後,還得經過晾、揉、抄等反覆且繁瑣的工序,才能呈現出扁平、整齊、光滑與翠綠的龍井茶模樣。tvb now,tvbnow,bttvb! {% Z Y+ z" }7 V. D0 {0 J
蘇東坡曾用「長江繞郭之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來形容江南魚米之鄉,居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浙江菜,大致可分為「杭州菜」、「紹興菜」、「寧波菜」,杭州菜製作精細、擅長爆炒,少有辛辣與濃稠醬汁,以口味淡雅著稱。紹興菜以霉、臭見長,加上鮮鹹入味、輕油忌辣、汁稠味重等特色。寧波菜則完全是以海鮮取勝,吃的是原汁原味,口感講究鮮嫩軟滑,可說是別具風味的美食珍饈。5 ~3 R* ~/ S) F
俗諺:「不蓋房,不買田,一生一世未做人」,因此「造房、買地、紅、白喜事」一直是過去中國人認定的人生4大事。房子左右著人的生活作息,影響著人的吉凶禍福與家運的興衰,最受到大家的重視。 浙江因氣候溫熱、雨量充沛、湖泊、河川眾多,民居不是臨河而建、就是依著村裡的池塘而生活,放眼望去,小橋、小船、黛瓦、灰磚、粉牆,簡直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浙江人修建房子可是非常有學問,由於這裡的房屋普遍以木頭修建,木建築最怕的就是蟲蛀與火燒。當地人在建屋架樑時,會抓一隻吃蟲子公雞放在樑上,象徵蛀蟲必除之意。至於在防火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屋前的水塘、河流,有滅火功效,屋脊上的魚、水草雕刻,代表水能剋火之意,而高聳的馬頭牆,除了美觀功能之外,還具有阻止火勢蔓延的功能。
- Y0 G1 I/ d5 T1 k*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說浙江為佛山寶地一點兒也不為過。打從杭州靈隱寺開始,一路南下有紹興新昌的大佛寺、寧波的保國寺、天童寺、阿育王寺、舟山的普陀山、台州天台的國清寺、金華的黃大仙,全是香火鼎盛的千年古剎。
0 P& K$ p5 t3 V0 U! R5.39.217.77 這一條禮佛路線,一直是名人雅士的最愛,包括謝靈運、李白、杜甫、王安石、蘇軾、徐霞客、康熙、乾隆…等,都曾在此留下美麗的詩句,促成了千古的佳話。
; f4 b& O5 R! ]5 u8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