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別被健康常識騙了》吃了膠原蛋白皮膚就會水嫩有彈性

【摘自《別被健康常識騙了》,作者井上健二,平安文化】 公仔箱論壇) |7 u, @" r; T( x  W; k9 B

; v) h2 l+ j8 z  G: [tvb now,tvbnow,bttvb吃了膠原蛋白皮膚就會水嫩有彈性 tvb now,tvbnow,bttvb8 f9 T% J# f1 P
; I$ |# J- i9 ^  N! f
膠原蛋白是愛漂亮的女性們最喜歡的營養素。我身邊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堅信「膠原蛋白有美肌效果」,拚命吃膠原蛋白補充品或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 k; X$ U) B/ U8 p: K

$ M  f/ r+ m& x: b9 A4 Y我是屬於認為膠原蛋白沒有美肌效果的否定派,但是有很多女性對於「吃了膠原蛋白第二天妝會特別貼」的美肌效果深信不疑。 tvb now,tvbnow,bttvb# b4 r4 c5 v- }# a+ m" J
" T* _9 B+ c/ w4 ~% X* r. m5 x
究竟何者才是正確的? 8 c: s/ k% x+ L0 ~0 c

$ ~, a( k# D6 E( W: [公仔箱論壇要為膠原蛋白的爭論下個定論,比想像中還難。 2 q$ k/ A. {/ p  {7 h  l7 ]
0 U7 ]* A0 f& s0 G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膠原蛋白與皮膚的基本關係。 ' @' |& A& c' j+ A& V- |" _  @$ `

& Q+ K; Q! Y' s1 |. W/ y, M膠原蛋白是蛋白質的一種。人體約有60%左右是水分,但其餘的固體中,有一半是蛋白質。而膠原蛋白則佔這些蛋白質的三分之一,是最大宗。
& K8 J, T  O" ^! u1 F2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Q; l) Q3 q1 K  H& {) q膠原蛋白含量最多的部分是皮膚。光是皮膚,就佔了人體內所有膠原蛋白的40%左右。皮膚表面(角質層)底下的真皮,是由網狀的膠原蛋白組織形成的,填滿細胞與細胞間的空隙,是皮膚年輕飽滿有彈性的根源。除此之外,膠原蛋白也分佈於骨骼、軟骨、血管等處。 1 O0 ^  n; w, H

7 y8 U2 V- N( g* x7 M! Ytvb now,tvbnow,bttvb因此有人便認為:「從食品補充因老化而失去的膠原蛋白,不就好了嗎?」
, i- v* V+ k1 M( H0 u& _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g3 C6 Q! W
含膠原蛋白的食品,有雞翅、豬腳、魚翅、甲魚等。膠原蛋白加熱後便會形成明膠,海鮮類煮出來的魚凍可說是一整塊的膠原蛋白。
4 |2 o- }- _! s0 D5.39.217.77
* j4 f2 L6 ^7 F5 h) R" k. |5.39.217.77
1 L/ P- C( g% P- P5 Q2 R9 J5.39.217.77與其吃昂貴的膠原蛋白保健食品,不如從飲食中攝取優質的蛋白質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1 v6 L$ }0 x: R* a& _# [

" t& v3 e6 F0 m! v( c- W# V5.39.217.77但是,即使吃了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也不會直接進入體內。 tvb now,tvbnow,bttvb& o5 w. ^# H1 O; F
- _' ?" C) @" k3 K/ \
不只是膠原蛋白,所有的蛋白質都是由最多二十種的胺基酸所構成的。蛋白質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被分解,以單一個的胺基酸,或是串連在一起的狀態進入體內。從飲食中攝取的胺基酸,在體內是合成蛋白質的材料,但是來自膠原蛋白的胺基酸無法保證會再被合成為膠原蛋白。 1 f$ o5 ]7 ]( u( w

5 o' s' ~/ C1 u/ U3 A' X)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因此,要是有人說「我吃了甲魚,皮膚變得水嫩有彈性」,那麼這個人很可能從飲食當中攝取的蛋白質本來就不夠。事實上,因為減肥而控制飲食以至於蛋白質不足,有時便會導致皮膚粗糙。不必去吃魚翅、甲魚等高級食材,也不必花錢買膠原蛋白保健食品,從一般的肉類、海鮮、大豆食品、牛奶、乳製品等食物中攝取優質蛋白質,經濟實惠多了。 ! H" t2 M2 \7 i7 Y

) K' f" }7 p3 z%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則常識是假的。就算吃了膠原蛋白,皮膚的狀況也不可能立即改善。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
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
返回列表